■文/图 本报记者 姚永军
不出小区就可以借助健身路径进行锻炼;广场内舞姿翩翩,跑步者步伐矫健;图书馆24小时不打烊……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市民的文化体育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庆中秋假期,记者走访太阳广场等地,实地感受这巨大的变化。
体育锻炼更方便
10月1日下午,三泰农贸市场南侧的小游园内,几位老人在凉亭内休憩聊天,孩子们有的在互相追逐嬉戏,有的在荡着秋千,有的在健身器材上攀爬。10月3日下午,太阳广场的西南角,两名市民正在象棋棋盘上展开激烈对弈,旁边的数名围观者也全神贯注,不时支招。两名幼童在西侧的前坪上快乐地玩着滑板车。跑道上,市民趁着好天气锻炼身体。
据悉,不仅小游园、公园、广场,不少小区、农村都安装了健身路径,居民可以不出小区大门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体育锻炼。
看书不用跑远路
原来,市民读书都要去图书馆或新华书店,而今可以更方便。据市图书馆馆长刘忠平介绍,城区已有4家“雁城市民书屋”,目前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暂未开放。
太阳广场东北角的“雁城市民书屋”面积约25平方米,馆藏图书3000余本,其中80%为适合成年人阅读的科普类、文学类、历史类图书,其余为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类图书。书房采取全自助的服务模式,无密码WiFi开放,配置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书机、电子阅读机等设备。在电子阅读机里,还储存着10万册电子图书。2017年12月22日开馆以来,以其24小时开放、服务全自助、与总馆通借通还等特点,受到广大市民热捧,年均接待读者8万余人。2020年1月16日,坐落在雁峰区云沙诗意小区前坪和石鼓区莲湖广场西南角的第二批“雁城市民书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其后不久,位于珠晖区的第4家“雁城市民书屋”也对外开放。
据记者了解,不少文体用品商家也面向青少年用户开辟了专门的读书区。10月4日,记者在位于祝融路的一家文体用品店内看到,五六名小朋友在读书区内专心致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