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陈 润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不少市民选择在家门口过一个轻松惬意的长假。家住在平湖公园附近的市民李斌告诉记者,现在衡阳公园的设施和环境越来越好了,修建了很多高品质的慢行步道,早上跑步有了好去处。“我们衡阳越来越美了,环境也越来越好,这个长假我哪也不去,就到各个公园走一走看一看。”
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我市加大了城市绿化美化力度,促进绿地公园布局均衡化发展,公园覆盖面越来越广,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记者从市城管执法部门了解到,我市按照“提质增绿、打造亮点、突出节点”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单一功能型向多功能复合型转变、从增加绿量为主向海绵型绿化转变、从平面布局优化向立体综合提升转变。
据介绍,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市委、市政府针对市内公园数量不足、功能不全、设施落后、观赏品位不高等问题,对原有公园绿地进行改造提升,先后完成岳屏公园等七个综合性公园的整治工作,新建虎形山公园、营盘山公园、南湖公园、东洲岛湖湘文化园等各类主题公园7个,提质改造太阳广场、船山广场等各类休闲广场16个,加快推进酃湖公园、中央公园以及幸福河流域绿化带建设,大大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优化了公共绿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市公园绿地160余处,其中城市公园达27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8平方米,处于全省上游水平,年平均接待游客总量达到650多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500米服务半径见游园的要求,让广大市民最大程度地享受了绿色福利。
根据《衡阳市公园系统规划》,我市下一步还将新建雁栖湖公园、松梅公园、大咀岭公园、新城公园、野生动物园等市级综合公园,以及合江公园、松亭公园、龙头山公园、金桥公园、白沙洲公园、奇罡峰公园、民航公园等区级综合公园,同时还将配套城市更新和新建小区建设一大批社区公园和街头小游园。届时,我市的公园绿地面积将得到大幅提升,公园绿地分布更加均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