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才过半,衡阳县岣嵝乡中学初一153班学生周圆圆就盼着开学了,因为她想念学校的“爱心小课堂”。
“我们的爱心小课堂有书法、舞蹈、朗诵、器乐演奏等好多课程,还有专业的老师和志愿者辅导,大家可喜欢了!”
周圆圆口中的“爱心小课堂”,是学校以兴趣班形式,免费为留守及贫困儿童提供的一系列艺体课程,包括舞蹈、民间乐器、书法等。旨在填补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空白,为孩子们放飞梦想、快乐成长搭建一个精神家园。值得一提的是,“爱心小课堂”的开设源于一纸政协提案。
岣嵝乡有1800多名中小学生,其中70%是留守儿童。孩子们与城镇学生在艺术教育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针对这一情况,岣嵝乡政协联工委小组欧召武、戴明东、麻志辉和罗春华四位委员经过调研,于政协衡阳县十届六次全会期间提交了《在岣嵝乡试点推行“爱心小课堂” 提升农村学生艺术素养》的提案,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作为重点提案进行办理。
“留守儿童一直是最让人牵挂的群体,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欧召武表示,作为政协委员,一直在想方设法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打造这样的爱心小课堂是为了让乡村孩子同样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艺术教育,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关爱乡村留守及贫困儿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以文化的软实力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县政协和教育部门的推动下,经社会各界和志愿服务者的共同努力,“爱心小课堂”于今年5月底在岣嵝乡妙溪小学、高峰小学、岣嵝中学三所学校率先开课。“爱心小课堂”所在教室均装饰一新,空调、舞蹈服装、窗帘、笔墨纸砚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所开课程一律免费。
拉丁舞、水墨画、器乐弹唱、练书法、诗朗诵......在偏远的乡村学校里,这些课程对于孩子们而言既新鲜又有趣,一开课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孩子们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参与其中。乡村学校从此有了艺术课堂,留守娃娃也开启了自己的艺术梦想。
下一步,岣嵝乡将把“爱心小课堂”面向全乡推广,并作为当地同心美丽乡村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创新工程,持之以恒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