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白莲镇白莲村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村,这些年,通过规模种植荷花,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以及培育文明乡风,2017年白莲村脱贫摘帽,并纳入AAA级白莲风景区整体建设规划,2019年白莲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盛夏时节,走进白莲村的3A级“千年白莲风情园”,顿时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我们这里风光好,空气质量好,所以我们白莲村主要是围绕‘荷花’来做好旅游这篇文章。到来的游客还会顺便购买土特产,这就给村里的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分管扶贫工作的白莲镇副镇长刘政告诉记者,2019年,到白莲村赏荷的游客就达15000人次。
据悉,白莲村种植荷花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过去,村民随意“散养”,没有形成规模。自衡东县委宣传部与该村结对帮扶后,引进鸿达湘莲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引导村民规模种植荷花,设计规划“千年白莲风情园”,并策划了“荷美白莲,大美衡东”乡村生态旅游节。市、县、镇三级后盾单位也加大了对该村基础设施和乡村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
如今的白莲村,兴建了高标准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和3处村民文化娱乐场所,在村主干道上铺设柏油路面3.9公里,路基加宽8公里,实现组组通硬化路。绿化植被4000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池7处,农村改厕335处,完成了第一批“穿衣戴帽”工程……
与此同时,白莲村加大了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聘请了卫生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家家配备垃圾筒,实行“户收集、村处理”的办法,并与每家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记者发现,在白莲村所有的商铺店门口,都挂着“门前三包责任牌”,要求责任人包卫生、包秩序、包整洁。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每周都会开展1次最清洁户评选,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大家做环境的爱护者。”在乡风文明方面,白莲村制订了村规民约,引导大家共同遵守。每月开展1次张榜好人评选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产业发展方面,白莲村以“精品湘莲”为牵引,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目前,在该村,湘莲、珍珠鸡、土麻鸭“三个特色种养”已见成效。2019年以来,全村农业特色产业规模稳定在1000亩左右,对白莲村居民人均收入贡献达2200元。
村支书兼村主任刘定科告诉记者,白莲村通过“旅游”和“产业”这两项,带动群众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5000元提高到12000元。白莲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71人,目前已脱贫49户168人。
目前,扶贫工作队正积极帮助该村发展农业加工产业,争取将白莲村的莲子、莲藕远销出去,以进一步增强产业带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