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生产关键时期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在紧张的疫情防控战中,衡阳科技特派员们抗疫不误农时,在田间地头之外开辟了服务农民兄弟的“第二战场”。他们借助网络、电话、微信、QQ、短信等手段,以视频互动、远程诊断、在线答疑等方式开展“云上帮扶”“云上问诊”。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我市16名省派科技特派员、144名市科技特派员闻令而动,纷纷下沉一线,赴基层开展“春耕备耕、复工兴产”科技服务活动。他们既当技术生产服务员,又当疫情防控战斗员,因需、有序下到田间地头服务指导。
“云上问诊”服务春耕生产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农业企业和合作社都实行封闭式管理,“云上问诊”“云上帮扶”就成了科技特派员服务春耕生产的最常用手段。
“苗床土壤出现白蚁,赶紧用甲氰菊酯进行消杀”“近期温度升高,塑料大棚要加强通风透气,降低棚内温度”……今年2月,衡南县科技特派员针对广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出的系列难题,通过视频对话形式一一进行解答。
开春以来,衡阳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之外开辟“第二服务战场”,借助网络、电话、微信、QQ、短信等手段,了解各地开展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技术需求,以视频互动、远程诊断、在线答疑等方式开展“云上帮扶”,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稳定春季农业生产。同时,他们还编写技术手册、印发通俗易懂的技术“明白卡”,让农户足不出户也能“线上自学”种植技术。
“云上问诊”“云上帮扶”让疫情下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有了新形式,也有了更多新思路,受到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欢迎。
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三月的常宁塔山,4.5万亩茶园陆续进入春茶采摘期。3月18日,常宁市科技专家服务团团长、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沈程文来到这里,对当地茶农采摘、加工春茶进行技术指导。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向好,衡阳科技特派员迅速分赴全市各地,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的基础上,动员指导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安全有序抓好春耕备耕生产。他们既当技术生产服务员,又当疫情防控战斗员,全力以赴“智绘”春耕图,用实招解决广大农户最需要、最期盼解决的问题。
衡南县将科技专家服务团分成种植、植保、土肥、农机、畜牧5个专业小组,分区域按农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田间课堂”技术服务,对瓜果、蔬菜、油茶、食用菌、水产等生产工作进行了200余次现场指导。
今年2月以来,衡东县科技专家服务团16名成员组织线上线下培训15次,培训1686人次,发放2173份资料,解决26个问题,募集资金82万元,为春耕生产、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向选择”确保人才有“用武之地”
今年,市委人才办改变以往由派出单位派遣的模式,立足需求导向,建立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对象“双向选择”机制。
市委人才办通过全面摸底汇总各县(市)区的需求,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决定是否派驻,确保人才有“用武之地”。同时,我市还首次将基层企业列入科技特派员派驻范围。今年根据摸底汇总,确定全市12个县(市)区、2个园区共150个企事业单位的申报需求,其中,农业类108个、医卫类22个、企业类20个。
在科技特派员的人选来源上,我市将选派范围从市内向市外延伸,通过向各单位发出科技特派员邀请函,累计共有27个企事业单位推荐人选338人,选派领域从农业、医卫系统向工业、高新产业延伸。同时,严把选人关口,对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筛选,坚持优中选优,确定了选派人选144人,其中包含省属单位47名专家。我市科技特派员选派人员数量、优质专家力量均创历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