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攻坚之年,衡阳市自觉对标党中央部署要求,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稳、准、狠’不动摇,持续发力、打深打透,不留死角、不留祸根,以更实举措保持专项斗争强大攻势,推动专项斗争横向拓展、纵向深入,坚决把黑恶势力扫荡干净。”在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郑建新承诺庄严,掷地有声。
2019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涉黑涉恶团伙102个,破获各类涉黑涉恶刑事案件529起,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647人,扣押、冻结涉案资产9.49亿元;全市检察机关共批捕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674人,提起公诉734人;审判机关一审判决认定黑恶犯罪案件64件352人,二审判决认定27件206人。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立行整改
确保反馈问题件件有回音
去年4月下旬,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对衡阳市开展督导,既充分肯定了衡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又明确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何抓好扫黑除恶督导整改“后半篇文章”?衡阳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郑建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邓群策任第一副组长的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以最高规格、最高站位抓好整改落实。同时,市委两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了中央督导组督导衡阳市反馈意见有关情况,对反馈的问题逐条逐项制订整改措施,并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整改时限。
付出总有回报。去年10月,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在衡阳市开展“回头看”时,以“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动真碰硬,对督导组反馈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特别是整改重点案件的攻坚问题、群众关注的主要问题、基层党建的薄弱问题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肯定了衡阳扫黑除恶工作。
深挖根治
持续保持强大攻势
去年以来,衡阳政法机关采取刚性措施,对黑恶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全市共摸排整治娱乐场所964家,刑拘涉毒黄赌犯罪嫌疑人342人,查处问题场所187家,关停整治场所132家,责令限期整改34家,全市娱乐服务场所毒黄赌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针对“市霸”“行霸”“村霸”等欺行霸市的问题和套路贷、校园贷、非法高利贷等借贷乱象,衡阳公安深入推进打击整治“三贷三霸”专项行动,共破获涉非法借贷涉恶性质团伙组织5个,破获案件144起,刑事拘留“三贷三霸”涉恶犯罪嫌疑人653人。
扫黑除恶,打网破伞是关键。市纪委监委坚持“打伞破网”与“拍蝇”相结合,不管“伞”有多厚、“网”有多大,都坚决揭开盖子、撕开口子、挖掉根子。因工作推动不力、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全市共追责问责15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2人、组织处理88人,涉及县处级干部8人。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市委组织部对专项斗争打掉黑恶势力的16个村(社区)及时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范围,派出综合整治组驻村(社区)进行挂牌整顿,目前已全部整顿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违纪违法问题村(社区)干部624人,组织处理涉黑涉恶领导干部(不含村组干部)19人,调整不合格、不胜任、不称职村(社区)干部302人。
全民聚力
营造长治久安社会环境
要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全面胜利,不仅要立足眼前“实效”抓好深挖整治,也要追求“长效”抓好长效常治,营造“黑不生、恶不出”的良好社会环境。
衡阳积极打造“衡阳群众”工作品牌,目前全市注册“衡阳群众”志愿者超过74万人,“衡阳群众”参与扫黑除恶宣传、举报违法犯罪线索成为常态。同时,衡阳以“平安衡阳·我们在行动”等主题活动为抓手,发动立体化、全覆盖的宣传攻势,各级各有关部门广泛开设电话、邮箱、微信公众号等举报平台,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共同打击黑恶势力、挖掘黑恶线索。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受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3036条,其中有效问题线索1947条。
如今的衡阳,全社会形成了对黑恶势力同仇敌忾、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一个风清气正、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正在雁城大地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