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多,产品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制约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单一,特色不足。现有乡村旅游大多以观光采摘为主,同质竞争,缺乏统筹,大量类似的农庄旅游项目缺乏合作与互补;二是经营粗放,品位不高。多数农家乐仅局限于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缺乏对乡土民情、风俗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三是贪大求洋,舍本逐末。一些乡村旅游项目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弃土崇洋。破坏了“农”的环境,失去了“家”的氛围,丢掉了“土”的情趣,存在城市化倾向。
谢宏认为,要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必须走乡村旅游与文化结合的内涵发展道路,开发差异化的旅游产品。通过对地方志、族谱家谱、红色文化等史料的挖掘,梳理特色文化。对仍然保存的民俗活动挖掘、提炼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必须要有效地将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农业遗迹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文物资源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加大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资源的保护,严格规划建设,保持原有传统村落肌理,延续传统空间,防止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必须要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乡村现有的产品和基地,通过“互联网+旅游”、IP设计、对特色饮食、特色产品、特色民宿等进行创意策划,增强体验性,打造网红打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