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角色。熟悉邹冬晖的人这般定义他。
狠在哪?似乎随便拎一个例子即可佐证。今年初,祁东农商银行举办开门红夺标大会,作为洪桥支行行长,邹冬晖举牌表示目标存款任务4000万元,自我夺标4000万元,总净增8000万元,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毕竟,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大伙儿明里暗里盯着他的“操盘”中,洪桥支行5月末就奇迹般完成任务,各项存款净增上亿元,在一季度考核中名列全行第一。
有心细的同事梳理了一下他的履职成绩单发现,从9年前任城西支行负责人起,他就练出一副收拾“烂摊子”的好本领,在哪儿都能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自此,邹冬晖被同事们称为“邹司令”。
在市农商银行系统日前开展的“追梦路上奋斗者·最美员工”巡回宣讲中,“邹司令”以其盘活团队、激活业务的魅力获得广泛追捧。他到底有何“魔力”呢?
从最末位到第一位
创业创绩的“魔力”:
如同一个救火队长,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如同一个魔术师,运筹之间便能给人惊喜。
2010年2月,邹冬晖担任原城西信用社负责人。彼时,这里顶着全行倒数第一的“帽子”,让想着争先创优的他,暗暗憋着一股劲。
“准备在县城买房,能不能做按揭?”辖内青山村村民越问越多。而拒绝得多了,存款流失也在加速。无产品、无经验、无人员,“三无”网点打算争取在全行率先试点做住房按揭贷款。邹冬晖带领支行“摸着石头过河”,从最开始的明生小区“先行先试”,到如今开福苑等12个楼盘“遍地开花”,创新之路走通了。继而从“试点”成为“示范”,营业部、城关、归阳等4个支行也跟着城西的脚步,相继加入托起“安居梦”的队伍。
2017年,该支行已与19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累计为楼盘放款2.5亿元。邹冬晖选择归零,移步二手房按揭市场。当时,其他银行早已完成“圈地运动”,如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市场新入者的机会并不多。仔细一琢磨,邹冬晖从客户提高办贷效率的呼声中下手,以增值税发票为依据简化房屋的评估手续,办贷流程由30天压缩到10天甚至5天之内。而今祁东农商银行二手房按揭贷款已超过1.5亿元,占据全县96%的市场份额。
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与拼搏,从最初单项考核第一到最后综合考核第一,城西也从全行排名垫底跃升至前列。
获客粘客的“魔力”:
从不进门到踏破门
2018年5月,邹冬晖调任洪桥支行行长。该支行地处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但在9家银行网点“近身肉搏”中,业务发展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存款净增不仅年年跑不赢县域同业,还不时被兄弟支行反超。邹冬晖领会了组织调动的意图,欣然接受重托。
城区不比农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既要留住传统客户,还要拓展年轻客户。摆摊集中宣传、街头散发传单、工地批量开卡,邹冬晖就这样开始了他“土味十足”的客户拓展。做起营销活动来,没有顶层政策,活动方案就自己设计;没有数据平台,走访问卷就自己印制;没有主持司仪,拉上音箱就自己献词。如今,支行人流量多起来了,业务量上来了,他满是欣慰。
“让客户影响客户”,从楼盘按揭贷款试行成功后总结出“1+N”经验,邹冬晖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上。如何能与客户走得更近、贴得更亲?打开手机微信,列表里800多位好友,他摸索出一套“朋友圈营销法则”,推送“爱心下午茶”邀请,拍摄新春恭贺抖音……洪桥支行迅速“圈粉”无数。时不时,他会收到客户的业务咨询和疑问,空闲时候他在朋友圈中给他们点个赞,评论上几句。就这样,客户对农商银行的信任逐步建立起来,邹冬晖感觉更加如鱼得水。
一年半的时间内,洪桥支行存款客户增加2129户,存款净增1亿元;贷款客户增加662户,新增贷款1.6亿元,连续四个季度综合考核名列全行第一。
凝心聚力的“魔力”:
从没人干到争着干
“现在我自己营销了千多万,另外两名快退休的同事也营销了千多万贷款。”埋头整理信贷档案的客户经理老刘对这份成绩颇满意。他坦言,这都是“邹司令”激发了他的斗志。
邹冬晖接手洪桥支行时,7位客户经理平均年龄已超过45岁,其中3名因为年纪大,申请只收贷不放贷,老刘就是其中之一。48岁的邹冬晖心知他们就是怕担责,不想放新贷款。他不愿说教这些老资格,自己带头干,拉着下属们一起分析问题、克服困难。
除了带头拓展业务,闲下来的时候,邹冬晖组织员工在食堂聚餐,去郊外踏青,为员工集体庆生等,也让支部“家味”渐浓。久而久之,大伙儿齐心协力办好事了,绩效也上涨了,懒散作风逐渐去除,迟到早退的少了,周末加班多了,谈回报少了,讲贡献多了,3名老信贷员营销金额更是从0突破到千万元。
“他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树了个好榜样,最硬的骨头也是他啃了,更能激发我们干事创业的雄心,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会让跟着干活的不吃亏。”洪桥支行员工彭斌告诉记者,该支行已拟定了存款破8亿元、贷款破5亿元的“三年行动计划”,而有这样的“邹司令”在,他们这支队伍就敢打敢拼,完成任务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