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在生产线上“落地开花”?近日,记者在位于松木经开区的衡阳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衡实业)看到,科研人员正在探讨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
作为全国铝铁盐行业龙头企业、全国铝铁盐专家组组长单位,建衡实业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先后与长沙理工大学共建净水剂与造纸化学品研发生产基地,与湖南省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节能新材料研发中心,参与组建湖南省盐卤化工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并邀请中科院、同济大学等多名专家教授进行科技咨询服务和研究指导工作,不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和“难点”。
“公司拥有湖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去年被评为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建衡实业常务副总何青峰介绍,依托衡阳“人才雁阵”行动计划,建衡实业引进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时常与高校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并制定了《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以创新创业助推经济发展。“根据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新产品与新技术等不同需求,公司会成立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攻关。”
2018年,建衡实业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20万吨/年铝盐产品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产业化”项目荣获衡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衡公司成功开发出8万吨/年硫酸铝、6万吨/年明矾和6万吨/年聚氯化铝生产节能提质与自动包装成套技术,开启了铝盐行业低能耗、低污染、自动化、智能化的新生产模式,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可节约标煤1.89万吨、节约电量212.6万千瓦时、节约新鲜水用量12万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120吨、氮氧化物72吨、废渣10万吨、废水8万吨。
据悉,该项目技术共拥有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全部应用于生产后,建衡实业硫酸铝、明矾、聚氯化铝三大主导产品生产线的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和产品性能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近年来,公司的产值和税收每年以30%以上速度递增,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何青峰说,建衡实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松木经开区的保驾护航。“过去,公司曾遇到过气源不足问题。当时,松木经开区主动跟市环保部门衔接,公司得以在政策范围内新建蒸汽锅炉,保障能源供应,保证正常生产,产能得到最大释放,促进了经济增长。”
厂区门口,看着一辆辆满载着货物的运输车辆整装待发,何青峰满心欢喜,目光坚定。“今后,公司将继续依托行业、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力量,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在生产线上‘落地开花’,推进铝铁盐行业的技术进步、绿色发展和自动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