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81万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情谊
  ■骆  雨

  最近,离开祁东一中35年的老教师刘应辉,将自己一生积攒的81万元捐给了该校,并建议学校设立“创新教育读书报国奖励基金”,奖励那些在教育教学中,付出创新劳动、卓有成效的师生们(见12月4日《衡阳日报》)。此事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对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讲,将毕生积蓄捐给曾经工作十六年的学校,这份礼物有点重,感动得让人无法释怀。

  81万元,在当下这个时代不算天文数字,大佬的一台车,阔少的一场婚礼,显贵附雅风情的一张字画、一件古玩可能都超过这个数,但是,对一位站了一辈子讲台的教书匠来说,那可是他一辈子的积蓄。

  籍贯广东的刘应辉老师跟祁东有情。在祁东的近二十年,是他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他的青春,他的满腔热情都奉献在这里。当然,这二十年也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恰逢文化大革命,学生停课闹革命,他挨了不少批斗。可他记住的却是那些老师、家属、学生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的那一只只援手:一张劝他躲避挨批的纸条,一声半夜里通风报信的敲门声,几件为孩子准备的衣服,他都牢牢记着。

  他对学生有恩。有些学生高考没考上,准备放弃了,是他把他们一个一个劝回了学校;有学生管不住自己,想放任自流,是他把学生安排在自己逼仄的宿舍里住宿,牢牢地看着,直到他考上大学;是他把一个一个乱班差班改造成了好班,成绩突出的班,把莘莘学子送进大学中专。正是他对学生的这份大恩大德,让很多学生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包括那些打过他骂过他的人。

  什么是境界?这就是境界。什么是情怀?这就是情怀,叫人不能不感动。

  刘应辉老师这81万元不仅仅是一份情谊,也是对老师的一份关怀。他知道当一个中学老师不容易,肩上责任重大,工作十分辛苦,生活却清贫而简朴。81万元还是对学生的一份关爱。人生紧要处其实只有几个,高中三年就是一个。能不能考上大学,将来对社会是否会有较大的贡献,能不能改变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状态,有时候就看高中这三年。十年寒窗苦读,能不能出成果也在这三年。所以,他希望那些有潜力、有后劲的年轻人都不放弃、不抛弃。它更是对祁东这方热土的厚望。81万元虽然不多,他希望能作为一粒种子,在祁东这方土地上发芽、开花、结果。希望各级政府,希望社会各界更多的人,特别是从祁东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关心教育,重视教育,通过教育让祁东这方土地长出更多的参天大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市对外公开 省级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城区120万居民 请查收“大礼包”
客舱冒烟 “某航班”在迫降过程中起火
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
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一位文人的军事谋略
81万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情谊
房产预测绘成果公告
94家单位首批摘“星”
送文具书包 建扶贫车间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81万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情谊 2019-12-05 2 2019年1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