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衡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从湖北省武汉市抓获一名贩卖100余万条公民信息的犯罪嫌疑人。至此,“1·31”网络诈骗案到案犯罪嫌疑人已达59名,这是近年来衡阳市本土破获的涉案人数最多的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500余万元,近3000名受害人涉及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
在市公安局的指导下,在诸多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衡南县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揭穿了“大额信用卡”骗局的画皮,捣毁诈骗窝点3处、扣押涉案电脑81台、手机121部、U盘10个、银行卡3张、网络虚拟拨号电话终端2个、虚拟拨号器84个。
线索初现及时立案
1月28日,衡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获得一条重大案件线索。
罗飞(化名)报警:自己近段时间在58同城看到一个招聘电话销售员的信息,后来通过该联系方式面试了一个所谓的网络科技公司当电话员,进入组织后发现该公司实际上是冒充银行员工发布虚假办理信用卡消息、从事网络诈骗的团伙。该组织老板让聘请的员工自称银行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到受害人手机上、谎称能够提供办理大额信用卡,哄骗受害人缴纳大量的手续费、制卡费,骗取高额钱财。
衡南警方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证实案件的存在后,于1月31日立案侦查,并确定案件名称为“1·31”网络诈骗案。衡南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将案情向市公安局汇报、衡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胡志文作出批示: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社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必须全力攻坚、严惩不贷。
市公安局成立了由胡志文挂帅的“1·31”专案指挥部,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吴起任专案指挥长,刑侦支队支队长颜海波及衡南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张东成任副指挥长,从衡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网安大队、宝盖派出所、栗江派出所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
缜密侦查统一收网
专案民警初步调查发现该案涉案人数庞大、资金流向隐秘,受害人员遍布全国各地,侦破工作可谓是困难重重。
该团伙成员均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所有可能暴露其身份的微信号、银行卡、微信收款码均通过处理。面对困境,专案民警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克服了警力紧张、犯罪嫌疑人人数多、线索追踪难等困难,将科技侦查手段和传统布控手段相结合,逐步收集相关信息,多线并进,不断转变思路,适时调整侦查方向,终于查明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及落脚点。
3月27日!抓捕时机成熟,在市公安局组织下,专案指挥部从衡南县公安局、刑侦支队、特巡警支队、网技支队、石鼓分局、雁峰分局、耒阳市公安局抽调300名警力分成10个行动组分别在雁峰区、耒阳市开展统一收网行动。
“围绕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开展工作,假扮情侣和回收废品化装侦查确定窝点,在庞大的数据中流发现疑点,奔波于全国10多个省(市)区进行取证……”谈及侦破工作的艰辛,专案组主办侦查员、衡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肖敏唏嘘不已。
利欲熏心疯狂诈骗
经侦查查明:2018年8月,犯罪嫌疑人陈某、陈某刚从湖北武汉学习诈骗技术回到衡阳后,陈某纠集其朋友邓某在雁峰区宇元万向城租下一居民房。三人出资购买诈骗所需资料,并从网络上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网络招募工作人员实施具体诈骗,下设三个工作团队:分别为电销组、网销组、抚慰组。电销组通过拨号联系受害人,谎称自己是某某银行员工,能够为受害人提供大额面值的信用卡办理服务,利用固定话术诱骗受害人。网销组则负责添加受害人微信,利用作案微信跟对方沟通,让对方支付办卡所需费用。第一次转钱之后,犯罪嫌疑人便会告知对方已进入制卡流程,间隔一星期后,拍摄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假卡视频,发送到受害人微信上,通知对方支付尾款,金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该诈骗团伙采用二维码收款,诈骗完成,便会将受害人拉黑。抚慰组则以各种花言巧语安慰或搪塞受害人,以达到受害人不报案的目的。发现每月非法收入可达50—60万元后,该团伙主要成员又进行扩张,以入股“众筹”方式先后在耒阳开设两家“分店”,更多信用不良又有贷款需求的受害人纷纷跌入陷阱。
目前,该案已侦查终结,进入移送起诉阶段,59名犯罪嫌疑人涉嫌诈骗罪、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多项罪名,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