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于2018年3月1日起施行。今年6月至7月,市人大常委会派出执法检查组对这个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是我市自2015年获得立法权以来,首次对本市制定的法规开展执法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一年半来,市、县两级政府以这部法规为依据,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我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发生了五大变化。
中元节祭祀更文明了。2018年,开展中元节禁烧攻坚战,扭转了城区露天焚烧纸钱的陋习。今年,许多县城也开展了中元节全面禁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监测,今年中元节期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0ug/m3、34ug/m3,较往年明显下降。
餐厨垃圾更规范了。开展了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执法活动,查扣非法收运车辆80多台次,收运量从之前每天不足20吨,提升至每天100多吨。
“僵尸车”更少了。督促车主自行驶离376起,清理拖离“僵尸车”1120余台次,城区“僵尸车”显著减少。
“牛皮癣”更少了。持续开展城市“牛皮癣”清零行动,城区非法张贴、喷涂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的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在小区建立公告栏,方便市民发布有关信息。
渣土扬尘更少了。市区内(含园区)运输渣土全部使用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并接入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实时监控。查处渣土工地违章开工63次,责令停工整改工地31个,查处违法运输渣土车辆120台次。
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说,这个条例在许多方面突出了衡阳特色,弥补了上位法的不足,为环境卫生管理执法提供了依据,推动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解决好的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