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则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史志成解释说。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2日至7月21日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为“末伏”,共计40天。(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中暑后浇点水等“土方法”最管用
三伏天即将到来,慢病患者及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适应,再加上高温环境中出汗多,既往的慢病就容易复发甚至加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病人,在这个季节更要注意防暑,多喝水。慢病患者一定要坚持用药。
高温天有哪些注意事项?医生提醒大家,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一定要在高温下作业的人最好能每隔一段时间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儿,及时补充淡盐水。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等轻度中暑症状,要迅速脱离炎热的环境给身体散热,传统的扇扇子及给患者身上浇一点水等“土方法”都有效果。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就要迅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