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社会的细胞,温馨港湾。“吃饭”问题,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属政治问题。
今年4月,黑龙江佳木斯通报了5起党员干部违规公款吃喝典型问题(详见《衡阳晚报》5月11、12日合刊)。这些案例,报账流程貌似规矩,实则“套路”很深:有吃轮胎、吃维修费的,有以做长天数、做多餐数来“稀释”吃喝数额的,也有与同行单位互给空白函、“换手抓痒”的。餐桌上觥筹交错,账面上却无懈可击;“合法”面子、“虚假”里子的“精致”走账法,不经仔细审计或内部涉案人举报,是难以发现的,系“四风”问题新变种。
“吃”“喝”本是生命体为了补充能量、维持躯体正常运转而展开的生理活动。这种本能,在价值取向上不存在对与错。但衍生到纪律作风等层面,吃谁的、怎么喝,却需审慎拿捏。党员干部“筷子”使用不当,“贪吃官员”身着“迷彩服”聚大餐,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因为“吃吃喝喝摊大事,筷子头上有政治”,甚至“一桌一箸事关江山社稷”。
《韩非子》记载“一箸之怖”的典故。商纣王初年,太平盛世。为嘴角欢愉,其欲做一双象牙筷子。这遭良臣箕子反对,箕子劝导,使用象牙筷子必定要使用犀玉之杯;有了象筷玉杯,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吃着山珍海味,必然要穿锦衣华服。可惜,忠言逆耳,商纣王并未纳谏,不但做了这“箸”而且还夸张地酒池肉林,不久商朝走上不归路。我们党之所以由弱变强,成为执政党,得益于“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等传家宝。抗战期间,陈嘉庚在延安和重庆各吃了一顿饭,延安的餐桌只有蔬菜和一只母鸡,重庆则斥资八百大洋摆豪宴。据此,见微知著的陈嘉庚便预言“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
解放后,我们进城“赶考”途中,面临更多考验。曾几何,少数公职人员丢宗旨、忘初心,吃喝的乌烟瘴气。十八大后,即便党中央驰而不息遏制奢靡之风,但因享乐主义等问题的顽疾性,我们尚未彻底刹住吃喝歪风,佳木斯系列案例即是一例。
家是社会的细胞,温馨港湾。“吃饭”问题,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属政治问题。为政治昌明、社会稳定,早在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告诫全党:“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务实、节俭有利于党风建设、家风重塑,务必抓实抓牢。在作风建设途中,也只有多些定力,少些“套路”,才能基业长青、杜绝陋习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