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是第66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2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据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具较低传染性皮肤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外周神经,严重者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
麻风病有哪些症状?
据介绍,麻风病的主要症状分为皮肤针状和周围神经针状两种。皮肤局部的麻木,闭汗,毛发脱落是麻风病损害的主要特点。周围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受侵神经阻大、疼痛,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或运动神经障碍和肌肉萎缩等。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性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间接接触传染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极低的传染病,95%的人对麻风杆菌有自然免疫力。
麻风病的治疗
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完成联合化疗的患者应监测至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且皮肤涂片查菌阳性者待阴转后3个月查菌一次,皮肤涂片查菌阴性者待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皮肤涂片查菌仍为阴性者,才为临床治愈。
专家提醒,麻风病是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能够治愈的,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麻风病流行,防止麻风畸残最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