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香娟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2003年开始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中在重症精神病区工作已达十余年。多年来,她扎根临床一线,工作表现综合素质强,曾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
用爱心与耐心浇灌精神之花
一提起精神病,人们就产生各种畏惧的联想。而谭香娟所工作的科室便是精神科重症干预室,也被称为精神科的前线。这里是全封闭的病区,收治的患者几乎都是重性精神病房内难以管理、难以治疗护理、精神症状最为严重的患者。这些病患不乏存在冲动伤人、自杀自伤、行为紊乱等等表现。
“我几乎每天都要承受着保护病人及自身安全的双重压力。”谭香娟坦言,被踢打、辱骂、吐口水等都是家常便饭。然而对此,她却没有半点怨言,而是耐心地帮助病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尽全力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
在重症干预室工作,病人因受精神症状的控制,经常突发自伤及伤人行为。记得有一次,一位病患突发情绪激动,不停地用头撞墙。当医护人员上前制止时,他便转而攻击近身人员。在一旁的谭香娟用坚定平和的语气安抚患者,但是患者仍大喊大叫并用拳头击打头部。无奈之下,她只好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然而她在扶住患者肩部准备约束时,患者突然张嘴猛地咬住了她的大拇指,顿时鲜血染红了患者的嘴角。即便如此,她依旧继续安抚着患者,让他平躺下来,自己忍着痛,将患者约束好,嘱咐同事帮忙照料患者,然后才去处理伤口。
用乐观与坚持做好护理工作
精神科的晚夜班,无疑是最“折磨人”的工作。不仅每隔10—15分钟得进行常规巡视,以了解病区内各种情况,还要时刻警醒,发现异常声响随时巡视病房。她却笑着说,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属于明察秋毫,需要观察他们是否按时入睡,有无蒙头睡,呼吸情况等,这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积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应急反应能力。
很多人说,精神科护士的工作要从挨打开始。实际工作要从帮助病人铺床、督促料理个人卫生、帮助病人洗澡、刮胡须、喂饭喂水喂药、更换被大小便弄脏的被子床单等许许多多小事中渡过。而就是这些平凡的小事,她一直不懈地坚持着。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重要一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也备受关注。2018年初,谭香娟来到临床心理科工作,由于服务的患者群体有了一定的改变。而她这个有着多年经验的“老护士”又成了“新手”。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模式,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一天下午,正值她上晚夜班,虽然发着烧,但是考虑科室人手紧张,患者众多,她选择继续工作,坚持上完了一天的班。次日早间,科室交班时,有同事发现她发烧还依旧坚持上班,马上报告给了科室上级领导。当领导得知她高烧39.2℃还在上班,立即勒令她去看病。最后,谭香娟住了五天院才得以康复。
“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注定选择了奉献,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我无怨无悔。”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