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透明职场”的 边界是人性化
  ■邓海建

  这是个尴尬而矛盾的现实:一方面,在网上搜索“企业监控软件”等关键词,你会发现有上百个推介广告,老板监控员工的段位随着成本可以无限升级。另一方面,调查数据显示,97%的网友认为单位监控侵犯隐私,94%的网友表示,如果隐私遭到泄露或公开影响生活,会诉诸法律。

  不过,法律一定能帮“透明职场”的对抗方撑腰吗?答案显然不太乐观。比如劳动法专家就表示,针对各类常见的职场监控行为,法律有不同的解释,而判断是否侵犯隐私权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是否“事先告知”。然而,真正的问题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事先告知”就可以肆意妄为了吗?事实上,又不是每家企业都有深度的“国家机密”,法律该如何界定老板是窥私成瘾还是正当监控呢?第二,时下就业压力飙升,员工基本处于买方市场,他们跟老板的“窥私欲”博弈的时候,究竟还有多大的话语权和空间?2019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860万,而就业需求相对旺盛的互联网行业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招聘量和去年相比竟下降了51%,在此语境下,劳资关系强弱立判,老板们“全方位看穿员工”的权利如果不被法律制衡,各种过度监控的荒诞戏码铁定会轮番上演。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透明化职场”当然是内部管控最有性价比的事情。只是,上个班就觉得千万双眼睛时刻窥视自己——长期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员工即便不会疯魔,恐怕迟早也会焦虑或分裂。隐私权是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工作与私事固然要分清,但是,社会化的人参与的社会工作,岂能24小时、360度像机器人一样?有员工觉得“被监控无异于被人偷看洗澡”,这话虽然略有傲娇的情绪,但它提醒我们一个常识与前提:“透明职场”的边界是人性化。

  当老板们把监控软件偷偷安装在员工电脑里,或者为了维护监控而在成本投入上甩大手笔时,还须记得另外两个基本逻辑:一是“信任也是生产力”,二是正激励的效果永远好过负激励。一句话,劳资皆不易,相煎莫太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技能人才好福利 政府奖补大手笔
289
“认证”服务送到孤寡老人身边
股东关系与劳动关系是否冲突?
“透明职场”的 边界是人性化
技术研发创作等岗位 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透明职场”的 边界是人性化 2018-11-14 2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