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常宁市清溪教育发展协会于2015年9月10日正式注册成立。7名发起人——王济平、徐国来、徐满才、吴文明、吴爱平、钟贤美、衡江石都是当地阳加中学校友。
“协会的宗旨就是奖教助学,留住人才,改善学风。”常宁市清溪教育发展协会发起人之一、监事衡江石说。
阳加中学前身为清末民初创办的清溪学堂。曾经在此工作21年的老校长吴洪轩说,自清溪学堂以来,阳加中学曾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堪为常宁东部的最好学校。常宁市清溪教育发展协会几名发起人正是精英校友代表,其中有国外全球500强企业片区高管、知名高校教授、政府干部、企业家等。
然而世易时移,加之白沙镇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到2015年时,阳加中学优秀教师和生源流失已成常态。
在协会正式成立前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共计收到捐款150多万元。其中王济平、徐国来分别认捐50万、15万元,24名筹委会成员捐款数额从5000到5万元不等,捐款的校友超过100个。
每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协会对优秀教师、学生进行奖励,到今年已经是第4次,受益学生237人次,教师84人次,累计发放资金超过39万元。
根据《协会评奖实施细则》,奖励分为两大类:一为面向教师的贡献奖和园丁奖,一为面向学生的成才奖和新苗奖。
协会运行4年来,给当地教育事业带来了有形和无形的积极影响。
有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校园硬件设施上。阳加中学校长董立军表示,在协会的直接帮助和带动下,阳加中学旧貌换新颜,如新建了教学楼、教师公租房,教师办公桌、学生课桌换新了,办公室和教室的安装了空调、风扇……
无形的影响是解决了教师和生源流失问题。白沙镇学区主任资道武统计,2011—2015年,阳加中学平均每年申请调离的教师多达6人;2015年后每年申请调离教师已经只有2—3人。
与此同时,曾经流失的学生逐年回来了。2015年,该校初三毕业生仅108人,而今年为162人,还有一名学生以常宁市中考第一的成绩被衡阳市铁一中录取。2015年,阳加中学考上重点高中的毕业生不到10人,而此后3年,每年都稳定在30人左右。
今年9月10日,该协会举行第四次颁奖大会。(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