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罗雯芳: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本报记者  李怡筱

  “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衡东县阳光爱心(网络)联盟的志愿者罗雯芳,在3年公益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用爱和坚持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送去关怀,照亮他们的内心。

  被留守儿童称为“爱心妈妈”

  罗雯芳平日里是衡东县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网络管理股股长,身为一名基层公职人员,她一心做好本职工作。在休息时间,罗雯芳就会通过手机和网络联系志同道合的好友,开展爱心公益活动。

  2015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罗雯芳接触到了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被留守儿童的现状深深触动。罗雯芳告诉记者:“我小的时候是在农村被爷爷奶奶带大的,也是一个留守儿童,那些孩子经历过的一切,我都经历过,所以,作为过来人我更加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现在,我们平均一个月做一次公益,希望带动一些爱心人士或企业家,伸出援手,让更多留守儿童在更好更健康的环境里成长。”

  为更好帮助留守儿童,罗雯芳借助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网络开展爱心公益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日行一善,日捐一元”爱心联盟,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3年多时间成功发起公益项目70余个,1.3万余人从中直接得到帮助。她坚持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引向每一个边远山区,通过网络报名、联动的方式,让五湖四海的爱心人士将爱送到留守儿童身边,并和团队成员制定公益主题课程,在全县推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关爱留守儿童主题课程已在6个偏远乡镇展开,数千名留守儿童从中受益,而她则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

  言传身教使女儿成为“公益二代”

  在罗雯芳的影响下,女儿钟宁馨如今也成了一名“公益二代”。“孩子今年10岁了,自2016年开始,只要女儿有时间,我都会带着她一起去农村、去敬老院,陪伴留守儿童,看望空巢老人。近两年的公益经历,让她变得更懂事,更宽容,更乐于助人。今年过春节,她把自己的压岁钱都给了我,让我带她去买小礼物,送给那些哥哥姐姐和爷爷奶奶。”

  从朋友圈里的“零碎”帮扶,到现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规模性”公益活动,在罗雯芳的不懈努力下,衡东县阳光爱心(网络)联盟从2015年的5个人,发展到如今的2000余人。罗雯芳说:“我希望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所以将我们志愿组织的名称定为‘衡东县阳光爱心(网络)联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两国元首一致同意 继续推动两国关系积极快速向前发展
通过扎实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一批“国保”“省保”申报启动
从农耕之乡迈向旅游大区
罗雯芳: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湖南环保十大举措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区新增243处“电子警察”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罗雯芳: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2018-10-10 2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