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电动车案件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人群易发此类事故?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法官为您答疑解惑,并告诉您如何避免交通事故,以及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1.逆行
撞伤他人赔十万元
2016年4月,在北京昌平区某小区,闫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与骑自行车的韩某相撞,造成韩某受伤。此次事故的双方都是非机动车。经交管部门认定,闫某因逆行承担事故主要责任,韩某因进入机动车道承担次要责任。韩某遂诉至法院,要求闫某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16万余元。
最终,法院判决闫某赔偿韩某10万余元。
【释法】
电动自行车速度相对较快,容易出现一些高速行驶、逆行、闯红灯、违章搭载、抢占机动车道等违章行为,导致交通事故高发。
在交通事故中,当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行人相撞时,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人身伤害,一旦伤者达到残疾以上,电动车驾驶一方有可能要面临大额的赔偿。而电动自行车一般没有第三者责任保险,因而所有的损失均需由事故双方按照责任比例承担。
2.错道行驶
驶入机动车道,驾驶者被撞身亡
2015年8月,在北京昌平区某大厦门口处,王某驾驶小型轿车由西向东行驶,与骑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内转弯行驶的马某相撞,马某连人带车撞出,当场死亡。经公安交管部门认定,王某驾驶未按规定定期检验的小型轿车、未安全驾驶,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马某在机动车道内行驶,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王某与马某均承担事故同等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王某保险公司赔偿马某各项损失共53万余元,对于王某的损失超过交强险部分中另外50%,由其自行承担。
【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此外,该安全法还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
在此法官提示,骑电动自行车出行时,一定不要驶入机动车道,机动车行驶速度快,电动车驾驶人通常缺乏自身保护措施,一旦发生事故,驾驶人往往受伤较为严重,甚至有可能导致身亡,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3.快递违章
三轮车撞行人
快递员物流公司都得赔 2014年9月,在昌平区某村路口处,李某驾驶电动三轮车与行人王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王某髌骨骨折。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李某负事故全责。因李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印有“××速递”字样,为派送快递所用。因此王某将李某、某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某物流有限公司一并起诉至法院,请求赔偿其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共计20余万元。
最终,法院判决李某、某物流公司共同赔偿王某15万余元。
【释法】
网购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的消费方式。由于业务繁忙,快递员驾驶电动三轮车和电动自行车超速、违规等情况时有发生,这既增加了快递员自身的危险系数,也给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一定安全隐患,由此引发纠纷。
法官提示:如果与快递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首先对快递车辆进行拍照,快递车辆一般都印刷有统一的标识,根据该标识确定对应的快递公司;其次,在交警协助下要求快递员提供其所属网点及营业位置、网店负责人电话,并当场通过拨打网点电话确定快递员身份并保存通话录音;最后,在保证不侵犯寄件人和收件人隐私的情况下,请求交警协助对快递车辆的部分快件单号进行记录,以便于法院根据查询快件单号的物流信息查找责任方,并能以此查证快递员是否是在履行职务过程中。
▲涉电动车案件特点
1.是否为机动车,对结果影响较大
被认定为机动车,很多驾驶人都存在无证驾驶、车辆无牌号的问题,则必须要承担事故责任;
若被认定为非机动车,在责任不清的情况下,机动车就要承担更大的举证责任。
2.违规现象频发,多需承担事故责任
从责任划分来看,电动车一方负有责任的案件约占56%,其中负同等责任、主要责任、全部责任的约占72%,负次要责任或无责任的约占28%。
3.事故伤亡率较高,责任人赔偿能力差
A.在已判决结案的涉电动车交通事故中,构成十级伤残以上(含死亡)的案件约占47%,在这当中,电动车负有责任的比例约为65%
B.一旦达到残疾以上,赔偿金额多超过10万
C.电动车没有第三者责任保险,需完全由个人负担赔偿
D.使用人群主要是工薪阶层,经济条件一般,赔偿能力有限,赔偿效果不佳
4.外卖、快递行业管理不规范
正常情况:驾驶人有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或雇佣者承担赔偿责任。
实际情况:行业人事管理并不规范,很难认定赔偿责任主体。(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