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廉洁自律,一心为公,这个从高自立传下来的良好家风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人
~~~廉洁自律,一心为公,这个从高自立传下来的良好家风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人
~~~廉洁自律,一心为公,这个从高自立传下来的良好家风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人
~~~廉洁自律,一心为公,这个从高自立传下来的良好家风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人
~~~廉洁自律,一心为公,这个从高自立传下来的良好家风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人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自立:正气传家的楷模
廉洁自律,一心为公,这个从高自立传下来的良好家风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人
  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有这么一位革命先烈,上世纪20年代参加革命,经历过安源工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全国解放后,身居要职的他因病撒手人寰,弥留之际没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却让1938年费尽千辛万苦从萍乡来到延安参加革命的结发之妻杨竞成回乡当农民……

  他就是高自立,一名红色革命的将领、一名廉洁奉公的党员、一名正气传家的楷模。

  崇尚勤俭,作风清廉

  高自立(1900—1950年),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政委、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兼军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监察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中共七大代表。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高自立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高昂的革命斗志,从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和率部参加中央苏区一至四次反“围剿”,到后来参加红军长征转战延安,他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高自立一生克己奉公,崇尚勤俭,作风清廉。他一件衣服穿了十几年,打满补丁照样穿。他在长期的战斗中尤其在井冈山反“围剿”战斗中多次负伤,又长期缺乏营养,致使身体非常虚弱,尽管如此,他即使有点钱也舍不得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捐给党组织支援革命事业。他妻子见他总是一心为公,从不为个人考虑,禁不住问他:“你不留点钱,不怕老了没钱用吗?”

  高自立回答:“等到解放那一天,人人都有饭吃,你还操这个心呀!”

  高自立以身作则,同时也严格要求下属廉洁自律。他疾恶如仇,一旦发现有贪腐行为,决不留情。

  廉洁为民,正气传家

  高自立认为,一名共产党员,既要管好自己,做到廉洁为民,又要管好亲属,做到正气传家。他经常教育亲属及家人,生活上要自力更生,不给组织添麻烦。

  1949年8月和11月,高自立先后两次写信对老家患有严重残疾的女儿说:

  “馥英女儿,二十多年没有写信给你,也无法照顾你的生活,原因是环境不好,写信给你,反怕害了你,寄钱又怕被国民党没收。现在我县(注:家乡原萍乡县)解放了,故可通信。本来父亲可调江西省工作,不料得病,故没实现。现在国外治疗,病况好了许多。如有机会,我可能回老家一趟,或者要你母亲回家接你来我处……”

  “吾儿现已年过二十,不知已婚否?如未结婚,暂时可不结婚,我拟送你入学,求得一项专门技能,以便能在生活上自立……”

  高馥英虽未曾与生父谋面,但在父亲书信中汲取到强大力量,始终牢记父亲叮嘱,自强自立地生活。1983年8月,她在弥留之际,嘱咐儿子高跃萍将这两封家书及父亲生前用过的指南针、放大镜、钢笔等遗物捐献给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当时纪念馆曾提出给报酬,被她拒绝。她说,父亲穷尽家中的一切支持、参加革命,儿女们不可能拿父亲的遗物去换钱,否则就对不起为党为国尽忠的父亲。

  传承家风,服务社会

  高自立的家风就是廉洁自律,一心为公。这个良好家风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高家人。他们自强自立,从来不利用高自立的影响谋利,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从未向组织伸手提要求。

  高自立的妻子杨竞成在丈夫因病离世后,听从丈夫生前嘱咐,坚决谢绝组织提供帮助,执意回到萍乡农村,做一个普通农民。上世纪50年代初,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专程从南昌到萍乡看望杨竞成,并再三劝说杨竞成举家搬迁到省城,但都被杨竞成婉言谢绝。杨竞成一直带着行动不便的女儿高馥英在农村生活,后来,高馥英生育了两男一女,也用行动坚守着先辈高自立的自强自立精神。

  高馥英的大儿子高建萍是高自立孙辈中唯一一个跳出“农门”的。1969年不到18岁的高建萍参军了,在部队当了12年的兵,多次立功。1982年从部队副连职干部转业,被安排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其爱人是市属企业下岗工人。无论是作为一名军人还是一名法官,高建萍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没想过要凭借爷爷的身份“沾光”,革命家庭给予他的荣誉感促使他努力学习发奋工作,“不能给爷爷抹黑”。

  高馥英的二儿子高跃萍年过花甲,患有肾病,已动过2次手术,无法下地干重农活,且因治病背负6万余元债务。其独子高兆群外出务工时左手不慎被机器绞伤,落下了单手残疾。然而,多年来他全家从未向镇里反映他家困难状况,更未提出任何救助要求。夫妇俩常说:“我们虽过得艰辛,但始终牢记自己是革命的后代,精神永远不能倒,即便当农民,也应像爷爷那样,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跃萍和曾继华将祖母杨竞成解放初期建的木房改建成水泥楼房,但完好保存了那两扇写有“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楹联的木门,并将其重新安装在新居,意在提示后人要永远传承祖父高自立创立的良好家风,更好地服务社会。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古代讼师的进步性与落后性
谢文祥:刚直不阿,崇尚气节
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水稻栽培
高自立:正气传家的楷模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高自立:正气传家的楷模 2018-07-17 2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