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
水稻栽培
《康熙御制耕织图》中的采桑场景
  稻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热量与蛋白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2004年,联合国设立国际稻米年,主题为“稻米就是生命”,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某种农作物做出这样的安排,可见稻之重要性。

  研究表明,中国、印度和东南亚都有可能是水稻最早的驯化中心,但中国作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的观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的支持。

  中国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出土地点已达一百六七十处,时间在万年以上的就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其中在江西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12000年的稻作遗存,而且在其不远的东乡县至今仍有栽培稻的祖先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还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水稻实物标本;此外,考古学家还在江苏、湖南等地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与灌溉的水沟,这些都为中国是亚洲栽培稻起源地的说法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稻米一直就是中国南方人的主食。公元1000年前后,稻米已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明末据宋应星的估计:“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由最初落后的象耕鸟耘、火耕水耨,逐渐发展成以耕、耙、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

  中国的水稻栽培直接影响到周边其他国家稻作的发展。两千余年前,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越人把水稻栽培带到今日本九州一带,这是日本有稻作栽培之始。东汉时,九真(今越南北部)太守任延将内地的耕犁技术传到他所辖的地区,影响到邻近的交土(即交趾)、象林(越南中部)等地的水田耕作技术。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古代讼师的进步性与落后性
谢文祥:刚直不阿,崇尚气节
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水稻栽培
高自立:正气传家的楷模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水稻栽培 2018-07-17 2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