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

  ——《六事廉为本赋》(北宋· 苏轼)

  ■译文

  官吏们应具有的六项素质和应有的六项表现,也就是考查官吏的六条标准和六个方面,其根本则归于一条。六事中,各以廉为首字,首先要崇尚优良的品德,然后才要求全面的素质。六事:《周礼·天官·少宰》“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官府通过对官吏的善(善良)、能(能干)、敬(恭敬)、正(正直)、法(守法)、辨(明察)六个方面的表现来考核。

  ■解读

  本段话选自北宋一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苏轼所著的《六事廉为本赋》。廉洁从政,苏轼认为这是为官者的最高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它体现一个官员的思想素质、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可以总结为“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官吏的事功荒废于贪行,德行完成于廉洁。他告诫为官者,要心胸坦荡,为官一方,心系百姓,秉公办事,勤勉政务。要做到以“廉”为官,关键在于去私欲杂念。

  几十年的从政生涯,苏轼提出了很多精彩的为官思想、观点、方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从政经验,使他对宋代官僚机构的种种弊端和陋习看得更清。苏轼所提倡的“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的为官精神,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有深刻的警醒意义。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古代讼师的进步性与落后性
谢文祥:刚直不阿,崇尚气节
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水稻栽培
高自立:正气传家的楷模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2018-07-17 2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