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唯一:
学习古筝让我懂得坚持的可贵
  人物档案:刘唯一,女,11岁,都司街小学6年级学生。擅长古筝,业余九级,曾获湖南省洞庭杯二等奖,湖南省第六届少儿才艺大赛三等奖,湖南省敦煌古筝大赛铜奖。

  

  安静文雅、乖巧可爱是刘唯一给人的第一印象。从4岁起,刘唯一便开始学古筝,7年来从未间断。年仅11岁的她,带着心爱的古筝,在大大小小的舞台和赛场一展才艺,获得了湖南省洞庭杯二等奖、湖南省第六届少儿才艺大赛三等奖、湖南省敦煌古筝大赛铜奖等荣誉。

  刘唯一的妈妈汪晖告诉记者,刘唯一小时候最爱听她讲神话故事,其中不乏一些仙女弹古筝的美丽画面,于是在女儿的心中,古筝就成了优雅的代名词。在她4岁的时候,家人想为她报一个特长班,她一眼就看中了古筝,从此成为了一名可爱的“小筝童”。看似简单的古筝要弹好实属不易,7年来,无论春夏秋冬,刘唯一每天起码要花半个小时以上用来练琴,从不间断。哪怕是临近毕业,功课日益繁重,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她都会抽空练习一小会儿。

  学琴之路,非常枯燥。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磨练,也是对家长的考验。每当刘唯一因为练琴不能玩耍而发脾气时,汪晖都会耐心地引导,告诉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付出才能有收获的道理;当她因为弹不好而烦躁时,汪晖会陪伴在女儿的身边,一起解决难题;当刘唯一因为舞台上的失误而伤心流泪时,汪晖会第一时间拥抱女儿,用暖心的话语安慰她,告诉她失败并不可怕,要学会总结经验,争取下一次成功。虽然一路艰辛,汪晖和女儿从来没有打算放弃。

  学习古筝,让刘唯一从小就懂得了坚持的可贵,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进入高年级以后,她学到了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更加激发了她的学琴兴趣。“古筝曲目中有许多传统乐曲,都有很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十级曲目《临安遗恨》,我以前总是掌握不好。”刘唯一回忆说,但她读了岳飞抗金的故事后,了解了曲目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故事,也慢慢掌握了弹奏曲目带入情感的诀窍,技法处理从此更胜一筹。对于未来,刘唯一有自己的想法,她打算今年利用暑假时间,考过古筝业余十级。长大后,还想成为一名古筝老师,让更多人感受古典乐器的独特魅力。

  家长有感:汪晖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润物无声。学习古筝,给女儿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历练,让她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更加坚强。 

  ■文/图  本报记者  金明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小棋手”长大要挑战阿尔法狗
古诗词中读懂国画的美
学习古筝让我懂得坚持的可贵
与笔“对话”的书法少年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学习古筝让我懂得坚持的可贵 2018-06-01 2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