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执着与事业同行
  ——记衡南县星火实验小学教师蒋亚芬

  ■本报记者  金  灿

  “‘今天我终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我将把我的一切奉献给我挚爱的教育事业。’这是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立下的誓言。我至今记忆犹新。”记者在衡南县星火实验小学采访蒋亚芬老师时,说起自己的职业,她的目光中充满了坚毅,脸上写满了幸福。

  从小立志当老师

  蒋亚芬从小生活在农村。孩提时,在她眼里,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老师有无穷的知识,能解开孩子心中的一切疑团;老师有无穷的魔法,能把“捣蛋鬼”调教成乖娃娃;老师有无穷的力量,能帮助山里娃娃捧上“铁饭碗”。她非常崇尚教师这门职业,总希望将来某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老师,所以读书特别认真刻苦。198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衡阳幼儿师范学校。1989年顺利毕业,主动要求回到自己家乡,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用爱心换来零辍学率

  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小学,条件相当艰苦。校舍陈旧简陋,教具少得可怜。用水靠肩挑,吃饭需自备。师资水平整体不高,专业知识交流很难……怎么办?

  “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既然承诺了,就得兑现。”为了能够上好每一堂科,教好每一个孩子,她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查阅资料,创新教法。为了帮助经济拮据的孩子,她省吃俭用帮他们添置文具,购买书籍。为了劝回辍学的孩子,她不愁山路远,不嫌家长烦。曾经有个姓刘的学生,父母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七口人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种田度日。要么交不起学费,要么农活太忙需要在家帮忙,先后四次辍学。每次蒋亚芬必去家访劝学,缺钱就帮他垫,农忙就带领学生去帮忙,一直资助他读完中专。“蒋老师,难得的好人呐!没有她,我孙子哪能吃得上‘国家粮’呀。”刘同学的爷爷动情地说。六年间,她用爱心和耐心换来了零辍学率,用勤奋和实干赢得了同行和领导的肯定,用善良和无私博得了家长的口碑,用宽容和温暖收获了学生的爱戴。

  “把六年的美好青春耗在一个山村小学,你不觉得……”每当听到这样的提问,蒋亚芬都笑着回答:“梁启超说过,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对此深有体会,村小虽苦,但能用工作换来他们的笑脸和尊重,我觉得开心满足。”

  让学生学有所得

  2005年对蒋亚芬来说,是一次机遇。因为上级要调整学校布局,她不得不选择新的工作单位。她原本可以到更好的学校工作,拥有轻松的工作岗位,但她毅然选择去星火实验小学,继续担任班主任,任教数学。她觉得干自己的老本行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星火实验小学相比原来的村小,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要好得多,更不用说学生的整体素质了。工作应该比以前要轻松得多。但蒋老师没有把它当做优势,而是把它当做压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应有新的姿态、新的成绩。”她着意于每一堂课,结合实情更新教法,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其实就是玩游戏。”方法活了,整体效果就好了。在每年的镇、县教学质量评价中,她都名列前茅。

  她热衷于教研教改,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她的论文《小学数学要注重思想方法教学,授之以渔》被国家级期刊《教学与研究》发表,《乘法的认识》《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等奖,课件《动物聚会》获衡阳市教育信息化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罗艳获县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同事提及她的个人荣誉,她总是淡淡一笑:“这不值一提,比我优秀的同事多的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全力推进标准化考点建设
让执着与事业同行
平常心做人 火热心做事
湖南高铁学院情系贫困儿童
衡阳市雁栖湖成龙成章学校面向全国高薪诚聘优秀教师
湖南财工院2018年单招报考火爆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让执着与事业同行 2018-04-19 2 2018年04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