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夺用户,近两年来,三大电信运营商争先推出可全国通用的低价流量卡。因为价格便宜,互联网流量卡受到了很多手机用户的青睐。然而,使用者渐渐发现,在各种“免流量”的噱头之下却隐藏着不小的收费陷阱。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声称免流量的流量卡,并不是真的免费随意用,而只是专属于旗下App或网站的定向免费,且App软件中的广告、字幕以及弹幕等都不在免流范围内。
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小崔,用的是由腾讯和联通合作的“王卡”,每月资费19元,可以免流量使用腾讯系App。他对记者抱怨,他平常插着“王卡”使用微信时,偶尔会跳转到第三方平台,一不小心就会被扣费。有时使用小程序甚至也会莫名其妙地“跑”流量。
喜欢看影视剧的小李,也在使用优酷土豆和电信合作推出的“酷视卡”时掉进过坑里,坐地铁时用优酷App追了一个月的剧集,结果流量资费不降反增,月租费之外还多花了几十块钱。困惑不已的小李打电话咨询了客服后被告知,“酷视卡”并非对优酷土豆App内所有的内容都免流量,只有在线观看App内的自有视频才是免流量的,而App内的文字、图片、弹幕、直播视频、第三方广告等都不包含在内。“打开App可就自动加载登录图片,非会员也不能免去至少60秒的片头广告,这些不可避免的东西都要单独收费,一般用户怎么可能知道呢?”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