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一论习近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一论习近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一论习近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一论习近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一论习近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2018年03月2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一论习近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赢得现场如潮的掌声,更激起回响、激发共鸣,焕发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讴歌我们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传递着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光荣属于人民、感情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奋斗归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尊崇和热爱,宣示的是人民政党根本的政治立场,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政治优势,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高原则。

  “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人民是政绩的阅卷人;“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人民是奋斗的出发点;“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民是时代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层面,深刻揭示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为民执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主题,全面阐释了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怎样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逻辑。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是铿锵的宣示,更是坚定的行动。今年全国两会上,修改宪法,目的是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党和人民意志;机构改革,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成立监察委,目的是确保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这些重大政治议题、顶层制度设计,无不把人民利益作为最终价值指向。由此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人与日俱增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新时代写下温暖注脚,更兑现了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思想,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我们就能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巨轮劈波斩浪,需要激发蕴藏于亿万人民中的力量。长征路上的红军鞋与小岗村村民的红手印,淮海战役的小推车与当前创业创新的热潮,时代场景在变,但人民的奋斗不变、人民的精神不变、人民的力量不变。行百里者半九十,奋斗路上战犹酣,把蓝图变为现实,仍需攻克“娄山关”“腊子口”,奋力夺取新长征的胜利。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是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到承载着13亿多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我们鲜红的党旗上始终铭刻着“人民”二字。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书写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篇章。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中共中央印发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以最强执行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18-03-22 2 2018年03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