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12月末,全市银行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3589.78亿元、1908.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3%、13.99%,较年初分别新增306.35亿元、234.27亿元,存、贷款余额均居全省第二;保险保费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20.32%,保费规模全省第三;证券期货交易总额4059.31亿元,全省第二,月末本市股民股票市值260.79亿元;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50.85亿元,全省第三;小贷公司贷款余额17.79亿元,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公司数量全省第二。
【关键点】金融贡献持续扩大。2017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7.77亿元,增长7.7%,金融业增加值占GDP、三产比重分别为3.12%、6.6%,同比提高1.43个百分点、2.7个百分点。金融业纳税额14.29亿元,占全市税收5.7%。
【关键点】存贷比近年增长最多。2017年末,全市表内外合计存贷比达53.17%,较上年增长2.18个百分点,其中表内存贷比46.11%,较上年增长2.79个百分点,较2014年增长3.47个百分点,表内外存贷比均是近四年来增长最多的年份。以2014年存款为基数测算,相当于2017年度较往年向全市多供给了80多亿元表内贷款。
【关键点】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拓宽。2017年,企业通过首发上市、上市再融资、企业债、短融中票、信托、私募股权等方式直接融资287.14亿元,同比增长108.9%。
【关键点】保险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市保险行业各类赔付支出32.3亿元,同比增长14.02%(其中财险公司赔付支出14.8亿元,同比增长23.3%;寿险公司赔付支出17.5亿元,同比增长7.18%);上交税款2.25亿元,同比增长31.86%;代收代扣车船税1.37亿元,同比增长32.98%。全市保险深度为2.87%,保险密度为1248元/人,同比分别提高0.25个百分点、223元/人。
2017年,全市金融系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金融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迈上新台阶,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新水平,金融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新进展,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张立东一行到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调研
长沙银行衡阳分行与市国、地税局签约,为纳税情况良好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智慧银行兴起,多家银行引进大堂机器人
保险理赔人员现场勘查洪涝灾害损失状况
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本报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刘知生 黄俊
广发银行衡阳分行与保险行业协同提供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