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是指为创业项目提供必要条件,使之“孵出”并长大(创业成功)的过程。当前,我市创业孵化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政策体系不够科学、服务供给不够专业、社会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
农工党衡阳市委为此提出建议:全面提升创业孵化的科学认识水平。建立创业项目库或创业项目鼓励引导目录,创业孵化要有专业化的分工、要有成体系的服务闭环。一方面着重创业孵化政策体系的研究制定和基础服务的高效提供;另一方面,在积极从外部引进“高大上”的创业孵化机构的基础上,要善于挖掘本土“接地气”的服务团队,搭建由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产业园区等实体共同组成的创业孵化链条,全力支持创业项目从“种子”到“大树”的全过程。
全力构建高效的创业孵化组织领导和政策体系。发挥我市就业创业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的作用,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力量,重点加强形势研判、政策制定、项目执行、绩效评估等工作。
全程提供创业孵化专业服务对接。以建设服务资源大数据和对接大平台为两大抓手,不断提升创业孵化专业化水平。整合全市创业孵化器的服务内容,将基础数据、服务内容、活动开展、项目成效等方面,按同一标准建立动态数据库,构建全市创业孵化服务的终极大数据。
全力营造创业孵化良好氛围。继续举办全市创业大赛,不断挖掘优秀创业项目。鼓励各个行业协会设立产业推动专项基金,对优秀创业项目予以扶持奖励。大力发掘创业成功典型和突出事迹,健全多元评价机制,营造全社会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氛围。
农工党衡阳市委建议:
推进创业孵化,助力经济转型
■本报记者 许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