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爱成 资一帆 记者 周琪)“大市镇长塘村7组村民刘某虎纠集谢某祥等30余人无故毁坏竹哲公路施工机械,造成损失1万余元。通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案人谢某祥等被刑事拘留……”近日,耒阳市对近期12起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进行通报,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该市重拳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零容忍”。截至11月底,共查办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37起,查处33人,8人被给予刑事或党纪政纪处分。
近年来,耒阳市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环境对于全市发展的重要性,大力营造风清气正、雨露充足的经济发展“生态”。通过优化政务环境让权力“瘦身”和“铁腕”整治企业周边环境两个方面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市优化办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市35个相关单位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和27个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清理情况进行督查,促使31家行业协会商会全部实现“五分离、五规范”,对全市50个相关单位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情况进行了督查,整改问题50多起,先后查处行政乱作为案件10余起,查纠了20多个职能部门的乱收费现象。坚持把重拳打击损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作为优化经济环境的另一抓手,以高压态势对阻工扰工、强行参工参运、强揽工程、强占市场等违法行为坚持露头就打,对各种侵占群众利益、加重企业负担、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案件用铁的手腕和纪律进行查办,大力维护企业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