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一:退货时“客服”发来假链接
“双十一的时候抢了一个保温杯,周一收到货了,但不是我要的那个颜色”,家住星沙的蒋先生告诉记者,当他联系商家想要更换,却被告知已经没货了,无奈之下只能要求退款。“很快就收到了一条短信,信息里有个链接,让我点进去领取退款。”
蒋先生刚想点,却发现这条短信的号码是个138开头的手机号码,感觉有点不对,“后来我又去问客服,客服却说没发过,我收到的是假信息,幸亏没有点进去。”
商家提醒:消费者在交易中不要轻易使用网购平台指定以外的聊天工具沟通,不要轻信自称“客服”的联系人,遇到可疑情况,可拨打购买商品的官方咨询电话进行求证。
套路二:包裹“丢失”求赔偿却被骗
梅女士从事微商。前不久她在网上购买了一个行李箱。等了好几天没收到货,于是,她拨打了物流快递员的电话,但无法接通,便与淘宝卖家联系,对方表示会尽快催促快递公司把包裹送到。
当天下午2时多,梅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他自称是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把订单编号报了一遍。”梅女士说,对方称她的包裹因快递员的疏忽遗失了,之后会有工作人员联系她并进行赔偿。随后对方就发送了一个二维码给梅女士,告诉她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卡转账,扫描二维码查看理赔程序,最后一步无需密码,他们直接把赔偿金转账给她。梅女士说:“我扫了二维码后,输入信用卡号,确定完成程序后几秒,立即收到支付宝和银行的手机短信提示,消费了14700元。”支付宝交易详情显示,这笔钱被用于某网络公司的游戏充值。
商家提醒:快递公司不会直接跟买家联系,发生包裹丢失的情况后,公司不会越过卖家,直接跟买家联系,即使要赔偿买家,也要经过卖家同意。
套路三:到付之后发现被调包了
除了这种退款、退货的套路,“货到付款”类的骗局,属于非常不容易被察觉的。市民田先生的遭遇很有代表性。“当时接到一个电话,说我有个快递到了,而且标注了是‘重要文件’。”他回想起来,最近确实有一个对接的公司要将文件快递过来给他。不过,这快递员也说了,因为这个文件是“到付”,所以他需要支付39元。当时没多想的田先生就让前台垫付了这笔钱。
可当田先生拿到包裹却发现,寄送方为北京朝阳的“陈先生”,这让他感到很困惑,因为自己似乎与这位“陈先生”没有打过交道,而等他拆开时发现自己被骗了,因为里面只有几张废纸。
快递公司提醒:市民在遇到有“到付”的邮件或快递时,一定要仔细辨别,尤其是要核对包裹上的寄件人信息,最好能与寄件方电话联系,避免上当受骗。
(据红网)
双十一过后进入集中收货期,市民如遇客服沟通请仔细甄别,到付包裹需核对寄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