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聘请9位社保基金监督员,到建立“两代表一委员” 建议、提案面对面答复回访制度;从个性化、菜单式的法治宣传,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执法监督……近年来,衡南县人社局按照省人社厅法治人社建设总体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履职,实现了人社依法行政的新突破。
让“法治人社”的阳光温暖百姓,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衡南人社人始终不渝的追求。衡南县直机关优化发展环境测评司法行政类“七连冠”、衡阳市依法行政首批六家示范单位之一……近几年来的多项殊荣,正是对他们的充分肯定。
法治宣传不留白
“我最近得了肺病,想去看病,但之前厂里没买医保,现在老板要辞退我,我该怎么办?”“厂里没帮你缴纳医疗保险,你有权依法索赔;确属你得了职业病被辞退,用人单位应当予以补偿。”这是前不久,衡南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带着政策“赶场”时的一段对话。
为提高群众人社法治意识,该局不拘一格,利用报纸、网络、宣传单、微信群、集市、广播“村村响”等多种形式,上门入户为群众解难释疑,进行全方位宣传,依法帮助各类从业人员积极维权,为顺利执法营造良好氛围。
为使法治人社建设持续升温,该局工作人员通过参与“法治人社大讲堂”“法治人社大家谈”等活动,全面学习法治人社建设做法和经验,营造领导率先垂范、系统上下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出台学习制度,印发《依法行政手册》,人手一册,每月定期学习。为了“不乱执法”,该局不断完善执法程序和操作流程,常年聘请了法律顾问,建立执法全过程纪实制度、重大决定法制审查和备案制度,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依法办案。
便民服务不漏项
“我的职责是管好人,让领导放心;执好法,让群众满意;服好务,让参保者受益。” 衡南县人社局局长邓河平经常如是说。他把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作为提升部门形象的动力;把依法行政与法治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努力实现法治建设与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
该局工作人员坚守依法行政理念,无论是做工作,还是送服务,都确保在法律框架内;坚持“阳光”执法,绝不因关系的亲疏、主观的好恶、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偏颇。为了确保执法的公信力和满意度,在日常工作中,该局不仅在收到投诉后“指哪打哪”,还通过日常巡查“主动出击”。该局在优化社保经办服务上,大力推进社保信息化建设,截至2016年底,全县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64万人。
该局其它各项工作也依法稳步推进:2016年全县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67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13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了人才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了梯次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选拔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改革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企业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严把“三关”不徇私
“唉,我们错了,原只想着为职工多争取点利益,真没想到这是违法的事。”近日,该县某镇一单位负责人十分羞愧地说。原来,该单位报告一名职工因工作原因摔伤,后经县人社局查实该职工是在家摔伤的。
近年来,该局强化执法监督,严把“三关”,切实维护参保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
严把材料审查关,建立健全工伤事故、拖欠民工工资等事项登记备案制度,要求参保单位工作人员发生伤亡事故,必须24小时内电话通知或到工伤认定部门报案,并在两日内上报职工工伤事故书面报告以及工伤事故备案表;拖欠民工工资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查清真相,给予答复。
严把资格认定关,坚持把工伤认定、劳动监察、社保稽核、生存认证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对主体合法、材料齐全、符合受理条件的,及时受理;对主体不合法或劳动关系不明确的,告知其到劳动人事仲裁部门确认劳动关系;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绝不放过。
严把事实审核关,深入实地调查核实,详细做好调查笔录,发现问题坚决依法及时处置,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该局按照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的要求,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群众投诉案件结案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