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阅读时代的消息写作探析
  周明韬  (作者现供职于衡阳日报社)

  浅阅读的趋势下,既要用精炼的语言来保证篇幅的短小,又要有翔实的细节来确保内容的真实。 

  所谓浅阅读,指的是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快速阅读方法。对于阅读者而言,它具备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特点。尤其是随着信息网络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浅阅读已成为经典阅读之外的另一种新趋势。在这样的阅读情景下,笔者根据10余年的新闻工作经历,总结出“篇幅短小、内容精炼、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写作方式,能更好地适应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一、篇幅短小,以300字左右为宜。篇幅短小,这是浅阅读时代消息的必备形态。消息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所以它要求快速地传达给受众。为了抢抓发稿时间,消息越短越利于快速传播。如今网络时代,很多消息正以一句话的形式发布。新华社经常发布一句话的消息,例如今年10月22日发布的十九大闭幕会的消息正文就只有短短的34个字:“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定于10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新华社旗下的新华网更是专门开设了“一句话新闻”专栏,并将其放在显著位置;而微博等新媒体则设定了140字的内容发布字数上限……这都是为了满足快速发布新闻的需要,适应读者快速阅读的需求。

  消息的生命是它的真实性。在新闻细节不够丰富、内容不够翔实的情况下,想要做到真实、准确,就不能捕风捉影、滥竽充数,所以对事实的陈述也是越短越好,避免陷入虚假新闻的陷阱,让新闻成为“易碎品”。

  根据笔者多年的新闻写作经验,一般的消息正文篇幅应控制在300字左右为宜。这样既能保证快速发稿的需要,又能足够清晰、全面地阐述新闻事实。

  二、内容精炼,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及带有主观意识的词语。消息的篇幅短小特征,绝不等于对新闻事实的简单、潦草处理,而更要求写作者将新闻内容做到足够精炼,才能做到事实全面,避免新闻碎片化、成为易碎品。新闻的五要素应尽量齐备,即使在浅阅读时代,五要素哪怕不能全部发布,也必须保证其中的何时、何地、何事(或何人)齐全、清晰、精炼,否则读者阅读起来就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要做到精炼,要多用名词、动词,少用或者避免使用形容词以及带有主观意识的词语。比如会议消息避免使用“隆重”等形容词,例如中新社10月30日发布的电文:“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于今日至11月4日在北京举行”,精炼、简洁;人物描写不要带有主观写作,例如“他笑着说”就不要写成“他春风满面,笑着对大家说”;不要出现如“他在电话里泪流满面”的虚假事实,因为接听电话,一般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情形。如果是视频电话,则应该特别写明。在浅阅读的趋势下,既要用精炼的语言来保证篇幅的短小,又要有翔实的细节来确保内容的真实。这样受众能够花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多的信息。

  三、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浅阅读时代的快速阅读特性,其实也是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要求大家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而“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方式,恰恰符合这样的特点。“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模式,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越不重要的内容放在越后面。导语能把整个新闻事实呈现出来,甚至一篇消息导语就是正文。

  这样读者只要阅读完导语,就能掌握新闻信息;阅读完最前面的内容,就能掌握最重要的信息;如果他对此新闻感兴趣,可以通过更多的阅读来获取细节;如果他对此新闻不感兴趣,可以快速转移到别的新闻上去。如此,受众就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大大提升阅读的节奏和效率。

  总之,浅阅读时代,新闻工作者应该研究新闻传播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读者的新习惯、新口味,积极提升业务水平,以更好的新闻作品来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不断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
超前策划,让名人新闻大放异彩
优质内容永远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浅阅读时代的消息写作探析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浅阅读时代的消息写作探析 2017-11-03 2 2017年1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