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量子保密通信再突破
  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项目通过总技术验收

  新华社合肥9月4日电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技术验收评审会日前在该校举行,评审专家组听取项目建设情况和分系统验收情况,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已完成了预期的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任务,同意通过总技术验收。这意味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已经具备开通条件。

  “京沪干线”项目2013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由中国科大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由安徽省、山东省投资建设并得到上海市、北京市的大力支持,经过42个月的艰苦努力,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可信中继传输和大规模量子网络管控等关键技术,于去年底完成全线贯通,搭建了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的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

  据了解,在全线贯通的基础上,科技人员进行了大尺度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试验验证,开展远程高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系统和其他多媒体跨域互联应用研究,完成金融、政务领域的远程或同城数据灾备系统、金融机构数据采集系统等应用示范。在半年多时间里,进行各分系统的应用测试和720小时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全线路密钥率大于20kbps,可满足万名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

  同时,京沪干线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兴隆地面站的连接,全线密钥率大于5kbps,已形成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大大扩展了京沪干线应用能力。

  近期,欧美一些国家也提出广域量子通信网规划,而我国“京沪干线”通过总技术验收,意味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已经具备开通条件,我国在量子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方面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不久的将来,“京沪干线”将真正作为一条实用化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向金融、电力、广电、政务等各行业开放,为社会提供量子层面的安全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砥砺奋进 更创辉煌
美国女宇航员成太空停留时间最长女性
尹诗桂不动产权证书遗失声明
不动产权证书灭失声明
寻亲公告
清算公告
清算公告
清算公告
通 知
商品房预售公告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清算公告
量子保密通信再突破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量子保密通信再突破 2017-09-05 2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