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讲话原文】

  第三,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出处】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朱注:大匠,工师也。规矩,匠之法也。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

  ——(南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解读】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出自朱熹为《孟子·告子上》第二十章所作的注解。孟子的原话为:“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彀(gòu):把弓拉满。意思是说,古代射箭能手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学的人也力求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一定要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必须依照一定的规矩。

  对此,朱熹注曰:“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方法,只有找到方法,做事情才能成功。教师舍弃这个方法,就搞不好教学;学生舍弃这个方法,就学不好。射箭只是区区小技,也必须掌握教与学的方法,更何况学习圣人之道呢?朱熹认为,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只有掌握了科学可行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方法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规矩”。

  朱熹是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在其近五十年的教育讲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他主张“道有定体,教有成法”,认为只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有效的培养目标。

  (杨立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孙悟空身上蕴含哪些成功的秘诀?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王立新讲〈论语〉》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太古有音:古琴与中国文人的不解之缘
国学教育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2017-08-22 2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