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大环境、大气候影响,该县多数非公经济企业陷入困境。加上招商粗放、企业产品档次低、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日益突出,非公经济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发展缓慢。截至2016年7月,衡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有23家。
对此,衡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了摸清非公经济企业的底子,县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开展“访民企、解难题、强信心、保增长”百户民企走访活动,对全县102家工业企业和相关非公企业职能部门服务进行“问诊把脉”,认真分析企业反映的问题,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机制、畅通渠道、加强联系,多倾听非公企业的心声,准确把握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帮助非公企业有效应对市场、融资及转型等难题。同时,针对企业反映的个性问题,县委统战部以交办函的形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一一解决,为衡东非公经济爬坡过坎打好“前哨战”。
该县出台了“分类指导,一企一策”等一系列措施,设立工业企业发展帮扶基金5000万元,帮助13家“生产能力强,创税能力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撬动银行贷款1.5亿元;通过设立增信风险补偿基金和企业自缴互助保证金,加强政银企合作,为企业增加贷款2亿元。大力开展以股招商、链条招商、以厂招商,引导企业利用存量资产挂大联强,实行整体出售和买断兼并,借助外力解决企业机制、资金、管理、人才等瓶颈问题,合资企业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全县首批需资金扶持的规模以上企业走出困境。
目前,全县23家停产半停产企业,22家恢复了生产,企业开工率达到83%;全县规上企业96家,新增规上企业14家;2017年1-6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0亿元,增长7.3%,税占比达59.57,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全县重点工业企业税收861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