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常宁版画”大型展览暨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常宁南门湖歌剧院启幕,此次活动共展出180余件本土版画作品,通过工业情缘、历史印迹、新苗春色三个板块,生动展现了常宁独具特色的工业历史、自然风貌和人文民俗。现场人声鼎沸,上千市民前往观赏,享受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常宁市委、市政府主办,常宁市委宣传部、文体广新局、文联承办,旨在进一步繁荣常宁市文艺创作,提升常宁文化品牌影响力。活动将持续至8月5日,除了“常宁版画”大型展览,还先后举行了湖湘文化交流协会送文化艺术到基层、港深珠澳四城摄影联盟“摄影文化公益讲座”、常宁版画座谈会、“艺术名家”看常宁采风和笔会、摄影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当天的开幕仪式上,还举行了“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创作基地”、“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常宁地域文化研究开发基地”、“湖南省工业版画创作基地”、“湖南省常宁版画基地”揭牌仪式。同时,港深珠澳摄影联盟向常宁市赠送一本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反映古村落的装置艺术大书《记忆乡愁——行走江南古村落》。
常宁作为“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摇篮”,其独有的工业发展历史成为作者们进行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此次展出的工业版画新作尤为吸引众人的眼球,给市民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享受。作者肖健的绝版木刻《老矿新貌》、雷葭的石版《难忘岁月》、陈春林的《爷爷过去的故事》、黄训锋的《圩声渐远》等作品,展现的是常宁矿业从悠远的历史走向现代的沉沉步履;刘娟的套色木刻《钢铁脊梁》、袁玲的套色木刻《晨阳》、易金旻的丝网版《穿越时空的建设者》则展现了当代工业的蓬勃发展,迸发着时代“正能量”。
“现在的常宁版画颜色多彩,品质精湛,较之前有了质的飞跃,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不虚此行啊!”今年22岁的刘美从事少儿版画培训事业,她为常宁版画的喜人发展感到无比骄傲。
据介绍,常宁市版画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展至今,共创作版画作品二千余件,培植版画作者二百余人,少儿版画作者五百余人。近年来,常宁市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坚持把文化事业当成“民生优先”的重要内容,设立了文艺精品及版画创作扶持资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等。常宁市三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宁版画四度成功打入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市场,以“四画(乡土版画、工业版画、民俗版画、宗教版画)”为重点的创作形成“井喷之势”,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被誉为“湖南乡土美术的奇葩”。下一步,该市将进一步推进版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将常宁的文化品牌打造得更响更亮。
常宁获赠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反映古村落的装置艺术大书《记忆乡愁——行走江南古村落》
市民观赏版画
送文化到基层,书画名家现场挥毫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