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镜:地跨三乡的人杰地灵之地
  ■通讯员 朱文科   本报记者 胡建军  

  石镜位于淝江上游东岸、耒阳东南角,地跨耒阳市上架乡(现并入三都镇)、大义乡,郴州市永兴县香梅乡3个乡镇。石镜之名,源于境内有个石洞,洞中有块圆石,形如镜子,能照见人影,故名石镜。

  老地名由来:

  老地名特色:

  聚集在石镜周边的几个行政村,人口虽不到一万,解放后却涌现了高级职称和县处级以上的人才近百人。另外,石镜最出名是铜钱洞和“十出九没溪”。铜钱洞是一个比较大的石洞,里面有条地下河,相传河水与江西黑龙潭相通,洞内深不可测,景色奇特。“十出九没溪”从大义乡白云岭山脚第一个谷箩大的泉眼算起,每隔几百米就增加一个泉眼,到三都镇上架村最后一个止,一共有19个泉水眼,其中9个进水眼,10个出水眼。

  位于耒阳东南与郴州永兴县交界处的石镜,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地跨耒阳市上架、大义,郴州市永兴县香梅三乡,是一处山多石多洞多,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风景胜地。

  诸多史料有“石镜”记载

  石镜之名,源于境内有个石洞,洞中有块圆石,形如镜子,能照见人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 

  相关史料记载了郦道元曾来耒阳勘测过耒水和淝江,他所描述的石镜,与村民传说中的几乎石镜一模一样。据此,相关文史专家推测,郦道元考察淝江的同时,可能也考察过石镜。

  清光绪版《耒阳县志》记载:“镜藏石穴,精莹可鉴,毫无瑕疵”。清朝同治四年,永兴县香梅乡八垒塘《朱氏族谱》载:“淝水之阳,有石镜。今虽尘蒙台封,而石面玲珑,当叹为奇者,也犹意余祖契灵之先。”

  清朝同治年间,耒阳朱氏家族有个秀才,自号石琴居士,写了一篇散文《石镜八景记》。文中记载了石镜的偏僻和险峻:“石镜人迹尚稀,怪石累匕,恶木遮道,虎狼之所瞰,蛇虫狸鼠之所聚,游之驱之。焚流泉金石,荆棘密布,嘉木立,美竹露,而奇势跌出,迄今世阅八九烟村,稠密衣冠相望,孰知祖之遗泽,源远流长。” 

  石琴居士在文中还描述了石镜的四个方向的景致:“风晨月夕,登高四顾。西望白牛仙岭,崎岖蜿蜒而来,从岁有灵秀之钟乎。而其东猴鼓岭,诸岗众星拱环绕宅舍。前北望,侯计山七十余峰,连绵起伏,松柏如屏,翠含眉宇。而抚心胸,纶巾羽扇之烈,犹有存者。南窥沅家洞,镜水溶匕螺洲,遥恃又复寂然。”

  神奇的铜钱洞和“十出九没溪”

  石镜最出名是铜钱洞和“十出九没溪”。

  相传北宋时,石镜沅家洞出了个文人,在翰林院为皇上起草诏书。年老还乡后,人们尊称他为沅翰林。沅翰林虽在村野,却时刻关注朝廷的大事。当时信息闭塞,他每日凌晨起床,悄悄钻入那个奇异的石洞,用自己洗脸的水擦拭石镜。顿时,皇宫中一切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沅翰林借用这块石镜,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这事传到皇上耳中,自然不信,便派人来石镜暗访,很快就弄明白是那块石镜确实很神奇。皇上大怒,将石镜劈成数块,把石洞也封了。奇怪的是,无论怎么填土,洞口就是封不住,总是有个圆圆的小眼,形如铜钱。后来人们就把这些小眼石洞叫成了铜钱洞。

  铜钱洞,进口很小,还细长,蜿蜒进去,要侧身、蹲身挪动二三十米,方能见到洞天。洞中有石笋、石柱、石瀑,有的奇形怪状,还有成群的蝙蝠。更奇特的是,洞中有条地下河,水黑且急,没有尽头。千百年来,很多探险者到此洞探寻地下河之谜,据说省地质队也曾经到此勘测,最终也未能找到地下河的尽头。

  石镜有一条名叫“十出九没溪”贯穿了耒阳辖区内的六个行政村:大义镇的白云村、上石村、石镜村,三都镇的下石镜村、丛木塘村、上架村。

  “十出九没溪”发源于白云村的白云岭,是一股清泉形成的溪流,一路往向北流淌。从白云岭山脚第一个谷箩大的泉眼算起,每隔几百米就会有一个泉眼,最后到上架村止,一共有19个泉水眼,其中9个进水眼,10个出水眼,故名“十出九没溪”。它一年四季涌流不断,溪流的两岸都是石崖石洞石山,成为奇特的自然景观。

  对于“十出九没溪”还有一则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条孽龙,私自下凡作恶,它嫉妒人间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就偷放天河里的水,泛滥人间。正在天庭巡逻的大鹏鸟看到了,一怒之下,啄瞎了孽龙的双眼,孽龙成了瞎子龙。

  哪知瞎子龙仍不改恶习,继续危害人间。大鹏鸟跟着下凡到石镜成了黄大伯家的孩子。黄大伯给孩子取名黄三宝,孩子生下来就能喊爹叫娘,而且见风就迅速长大成人。

  为了除掉瞎子龙,黄三宝与其搏斗九天九夜,打得瞎子龙在山冲里钻来钻去,先后九进十出,逃到与安仁县交界的东湖境内,黄三宝紧追不舍,瞎子龙就钻进地底,又逃到江西。黄三宝又追到江西,终于捉住了瞎子龙,并用神链将其禁锢在一个深潭中。这就是现位于江西吉安的黑龙潭。瞎子龙逃跑的路线,就变成很多石洞和一条溪流。此后,石镜也因“十出九没溪”成了一块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

  至今仍像藏于深宫中的“佳丽”

  石镜虽地处偏僻,但聚集在周边的6个行政村人口不足一万,解放后却涌现了高级职称和县处级以上的人才近百人。人才出得如此密集,乃是名副其实的人杰地灵之地,许多人无不感到惊奇。

  耒阳本土文史专家朱老师告诉记者,耒阳石镜的奇洞怪石、十出九没等景致,至今仍像藏于深宫中“佳丽”一般,无人识得其真容,非常期待社会有识之士,前来观光、开发,如能将其打造成为耒阳又一处风景名胜区,是一种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下石镜村朱家湾仍保留几分古韵  朱文科 摄

  探察淹没在茅草丛中的“十出九没溪”     李百祥  摄

  从石山中穿过的溪流    朱文科 摄

  几名耒阳文史专家找到了一处“铜钱眼”     李百祥 摄

  两块石头卡在两块巨石之中    李百祥  摄

  从“铜钱眼”爬出来     李百祥  摄

  在田间流淌的“十出九没溪”     朱文科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石镜:地跨三乡的人杰地灵之地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石镜:地跨三乡的人杰地灵之地 2017-06-04 2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