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学者尽其理,
善行者究其难。
  用典释义

  【讲话原文】

  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出处】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战国)荀况《荀子·大略》

  【解读】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荀子主张知和行的统一,《荀子·大略》提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

  《荀子》的首篇是《劝学》,他说“学不可以已”,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并以此为喻:“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儒效》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认为学习是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的过程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学习到了实行也就达到了极点。

  如何做到善学、善行?《荀子·大略》有具体描写:“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君子的学习就像蛇、蝉脱壳一样,很快就会有所改变。所以,他走路时学习,站立时学习,坐着时学习,脸上的表情、说话的口气都极力效仿。见到好事立即去做,有了疑难立即就问不过夜。

  (据《学习时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王船山的大智慧和豪杰人格
《江城子·在衡阳》
《资治通鉴》为什么“号为难读”之书?
国学教育 重在结合日常生活
善学者尽其理, 善行者究其难。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善学者尽其理,
善行者究其难。
2017-04-25 2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