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膏药只是辅助治疗,乱用有危害
【病例】
自贴膏药治疗颈椎疼痛,延误结核治疗
30岁的陈先生是长沙某公司白领,每天有大量时间坐于电脑前。半年前,他的颈椎开始隐隐作痛,以为是工作太辛苦、伏案时间长引起的颈椎病,就自己买回膏贴使用。4月20日,陈先生颈椎疼痛加剧,还出现了咳嗽、乏力等不适,前往医院检查,没想到诊断结果竟然是“继发性肺结核、颈椎结核”。
长沙市中心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二病室主任蒋之表示:陈先生私自使用膏贴,不但延误了肺结核的治疗,反而因血液循环加快加重了病情,肺部病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在颈椎骨附近“安家落户”,产生脓液、形成病灶,其中有两处颈椎的骨质部分已经被结核杆菌吞噬得“面目全非”,如果再晚几天,很有可能因脊髓压迫而导致高位截瘫。
医生介绍,颈椎结核发病时,常表现为轻微持续性钝痛,向后仰伸时疼痛加剧,劳累后加重,导致患者颈部僵硬,颈部运动受限,因此常被误诊为肩周炎、颈椎病。
上班族出现颈肩痛和腰背酸痛现象的根本原因,往往是由于办公时固定某种姿势,久坐不动引起的。蒋之介绍,贴膏药仅适合于风邪所引发的颈肩腰腿疼以及劳累所引发的肌肉劳损病症,属于辅助治疗。
他表示,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由多味药物组成的大复方。贴于体表的膏药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乱贴膏药可能导致过敏或其他危害。
据介绍,目前市面上的膏药品种很多,常见的橡皮膏药按照功效主要分为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活血化淤膏、通经走络膏、祛风散寒膏五类。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用途,不可“通用”,一定要对症贴。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泡,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如果不立即停止贴敷,就会伤害皮肤。要是孕妇使用了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还会导致流产,甚至伤害生殖能力。
【提醒】
贴膏药这些情况不能忽视
“很多人都认为,贴膏药比吃药安全多了,所以在使用膏药的时候很是随意。”蒋之称,事实上,如果关节疼痛是痛风导致的,贴膏药不但不会减轻痛苦,还会适得其反。生活中很多人生怕不能将药效发挥到极致,长时间贴着膏药,其实时间过长,膏药贴的药效已经失去效用,不但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反而对皮肤不好。
此外,糖尿病患者也不宜贴膏药。因为大多数膏药的透气性较差,胶布紧贴皮肤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时间长了还会使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皮肤坏死,出现坏疽等不良后果。
蒋之提醒,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也应谨慎使用膏药:对贴膏药过敏,出现灼痛感、瘙痒、皮疹、甚至红肿的除拔毒膏外,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