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湘源
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见解、新举措、新办法,并尽可能做到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让人拿来能用,一用即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不仅是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如何把这些理论成果转化成全国人民的奋斗动力和精神能源,转化为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实际成果,是理论研究部门和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担当和神圣使命。根据近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作为党的理论工作部门和理论工作者,要想在推进治国理政“三新”学习宣传研究上取得实效,就必须在“三破”上下苦功。
一要破题,攻破改革、发展、稳定之题。理论研究最怕什么?最怕“以空对空,不切实际,理论实践两张皮”。如果你“满嘴假、大、空,实际不落底”,观众、听众、受众就会不听、不信,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理论学习与研究一定要察民情、接地气,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结合起来,句句讲到点子上,枪枪打在靶心上,真正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比如笔者在全国各地宣讲全面从严治党这一课题时,既讲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又讲了反腐倡廉的重大成果、重要举措、重点对象,更讲了我们党和人民反腐倡廉的坚定信念、坚强决心和必胜的信心。这样把问题讲清了、说透了、挑明了,就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要破冰,打破禁锢改革、创新、发展之“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理论研究部门和理论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针对各种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见解、新举措、新办法,并尽可能做到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让人拿来能用,一用即灵。如笔者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主题演讲中,就讲到了自己数十年来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勤廉本色的“四条基本原则”:一不打牌、二不乱来、三不贪色、四不贪财。据近几年来的学员、听众反映,这四条原则很实在、很管用,能坚持下来的都没有犯错误、出问题。
三要破旧,破除陈旧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在现今自媒体时代,信息、内容极为丰富,人人都是主持人,个个都可以搞“现场直播”。因此,要求党委理论部门和理论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开动脑筋,以精心的策划、精美的内容、精彩的形式,拨动广大听众、观众、受众的心弦,使之产生强烈共鸣。具体地讲,就是要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注重科学性,加强互动性,增强故事性,强化实效性,绘声绘色地讲好湖南故事,播好湖南声音,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湖南经验、传承湖南精神,发展湖南道路,鼓舞全省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湖南的目标奋勇前进。如去年11月以来,笔者在全省各地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图片里的廉洁故事”、“歌声中的党风党纪”等互动性环节,受到了广大观众、听众、受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