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以“工匠精神”培养一流技工~~~
以“工匠精神”培养一流技工~~~
以“工匠精神”培养一流技工~~~
以“工匠精神”培养一流技工~~~
以“工匠精神”培养一流技工~~~
以“工匠精神”培养一流技工~~~
以“工匠精神”培养一流技工~~~
2017年03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工匠精神”培养一流技工
技师学院学子入职北航光电研究所
  本报讯(记者  向吟吟)近日,从衡阳技师学院传来喜讯,该校电气工程学院14级中技班学生廖昆伟,自去年6月被选送至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培训学习后,由于表现突出,目前已正式入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

  “作为一名技师学院的学生,能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学习、工作并留职,我倍感荣幸和自豪。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对我的精心培养,同时也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好地践行‘工匠’精神。”留职后,廖昆伟第一时间向母校的老师报喜。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隶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该学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飞机设备教研室,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急需,由钱学森先生提议我国惯性技术的奠基人林士谔先生创建“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专业。学院目前拥有“惯性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基地,多年来始终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在先进惯性器件与系统、精密光机电测试、航天器姿态测量与控制、先进传感技术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廖昆伟于2014年9月入读衡阳技师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中技班,初入校园时,他还只是个立志成为“大国工匠”的懵懂小子。先进的教学硬件,丰富的教学模式,让他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快速成长。在校期间,“勤奋好学”是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一贯印象。除了课堂上认真听取老师指导,课后他还加倍努力钻研所学专业,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实操能力。在第三年的顶岗实习中,他被衡山科学城签约企业湖南率为控制科技有限公司看中,并和其他19名同学一起被选送至北航光电技术研究所进行技术、业务培训。  

  由于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熟练掌握了光纤陀螺仪的调试和装配工作,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并被研究所留下任职。其他19名同学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上,也迅速成长为公司技术中坚。

  在衡阳技师学院,像廖昆伟这样的“香饽饽”还有很多。他们一技在手,每年还未到毕业之季,就已经被多家知名企业和单位看中,高薪聘用。机械工程系11级数控高技2班的刘文家和12级数控高技4班学生谭佳林就先后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

  衡阳技师学院的学生为何这样走俏?学校是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呢?该校党委书记何东球表示,多年来,学院坚持“双核(技能+素养)相融”的育人理念,在培养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着力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想教育、各类主题活动和社团建设、实习实训之中,融入职业素养课之中。通过建立模拟场景的方式,使“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激发并训练学生形成相关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并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工程,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体验职业文化,锻造“工匠精神”。

  在此基础上,学院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坚持训赛相融,鼓励创新创造。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和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去年还在我市率先启动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学生、学校“三赢”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你可否参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比比谁的育儿技能更优秀?
“愉小”食堂管理工作达标
林乐伦走进一中 讲书法欣赏
零基础也能让你琴声飞扬
把学生进步当作自己最大的心愿
技师学院学子入职北航光电研究所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技师学院学子入职北航光电研究所 2017-03-30 2 2017年03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