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对冤假错案责任人进行追责、追偿,原本都是法律的应有之义。此次不仅明确有权向冤假错案责任人进行追偿,同时还提出了赔偿费用管理办法,可谓兼顾了法律立场和操作层面,具有一定的示范借鉴意义。
2、“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国际领先”等等,用于表述科技成果上“档次”的评价用语,时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对此公众早已熟知,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源于一项科技成果鉴定的制度安排。现在,负责制定这项制度的科技部,其相关负责人证实,我国已正式取消这一制度。(据2月24日新华网)
浅见:广大科技工作者理应及时顺应这一趋势,不要再一味追求成果的“高大上”,而要让科技发明更接地气,对社会普通大众更有贡献。
3、2月21日,为期40天的2017年春运宣告结束。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返城浪潮,不少亲人不得不分别说再见。对于6100多万留守儿童来说,这意味着短暂的天伦之乐结束,生活又要照旧还原。“爸爸爱你,但我又必须要离开你。”近日,一封外出打工的父母写给留守儿子的信感动了不少人。(据2月24日新华网)
浅见:不仅仅因为同情和悲悯,应更深层地关注并善待留守儿童。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齐心协作,不断创新途径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灵看护与调适。
4、近日,南京街头发生温暖一幕:一名九旬老人从农村到市区卖香菜,结果卖菜钱不见了。热心市民纷纷伸出援手,你5元我10元一起“众筹”,将老人剩余的菜全部买走。民警也及时赶到,把老人送回20余公里外的家中。(据2月22日《南京日报》)
浅见:“众筹买菜”非“施舍”,是一种典型的弱者相济、力所能及的民间爱心形式,实为一段温暖人间、守望相助的佳话。而且,这样的现象越多,整个社会的正能量就会更强大。(本栏点评:魏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