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相浅见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日公布《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对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造成生态破坏的,按相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据2月8日《中国青年报》)

  浅见:可以说,守住了这条红线,对于确保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降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我国首次开启的生态保护红线战略,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性手段强化生态保护的决心。

  

  2、据报道,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一桩担保合同纠纷案,其间需要进行签名、指纹和两枚印章的司法鉴定,而当事人却被鉴定机构开出17万元的天价收费单。当事人认为属漫天要价,而其代理律师则发现,该“天价收费”依照的是已经废止近一年的《司法鉴定收费管理办法》。(据2月9日新华网)

  浅见:近年来,司法改革不断推进,诉讼费也向着亲民利民的方向不断调整,如今出现“打得起官司花不起鉴定费”的现象,不仅与改革初衷相背离,也阻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更好实现。相关部门既要及时作出澄清和解释,还需尽快出台应对措施。

  

  3、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取钱》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引起网友热议。2月7日,西安一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1元。(据《华商报》2月8日)

  浅见:针对一个小品中的口音而起诉,难免会招致“玻璃心”“戏太足”的非议。但在撇清喧嚣纷扰的争议口水之后,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世界,才能更有助于淡化社会刻板印象,真正做到消除“地域歧视”?

  (本栏点评:魏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城区“炮声”少了 市民享清静
灯谜喜乐会 助兴元宵节
人行道“溃疡”,通信箱“偏瘫”
世相浅见
对“僵尸网站”就得挥起问责利剑
为低保户当义工叫好
衡州大道西延线10月全面通车
的士违章反弹 全天候巡查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世相浅见 2017-02-10 2 2017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