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掏粪男孩”想到了时传祥
  ■木  易

  今年春节期间,“掏粪男孩”成了“网红”。来自郑州动车段的这几个“80后”男孩,不仅跃上了央视新闻频道新春走基层栏目,还得到全国各大门户网站高达上千万的阅读、转发量。看到这一张张青春的笑脸,听着这一句句不加雕饰的话语,一时间让笔者穿越时空,不禁想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劳模——时传祥。

  那个时代的时传祥,和千千万万出身贫苦翻身当家作主的穷苦大众一样,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满腔热情,任劳任怨,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中。身为掏粪工的时传祥,更是起早贪黑,踏实肯干。带领全班作业时,别人背80桶,他背90桶,右肩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勤恳敬业的他不仅得到了伙计们的普遍尊敬,也获得了很多荣誉,更是受到了刘少奇的接见。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国家主席刘少奇握着他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认真回应道:“作为掏粪工,就是要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这是我的工作,是十分光荣的劳动。”这些话,感动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劳模或许会被人遗忘,但这种朴实的敬业精神得到了传承。近日火起来的“掏粪男孩”,不正是继承了这种立足岗位、忠于职守的精神么?毋庸置疑,受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对苦、脏、累避之不及。“掏粪男孩”之一田莊也说,起初有过抱怨,活脏,接受不了。但跟了几个班之后发现师傅们从来不嫌脏,干起活来既主动还高效。这种敬业精神让他们几个“小鲜肉”肃然起敬,秒变勤奋认真的“臭小子”,用实际行动在“掏粪”岗位上干得越来越好。

  也许,在这个“小鲜肉”层出不穷的时代,他们的肤白貌美和妆容精致受到了普遍追捧。但仅仅靠这些外在和表现,能否不负时代重托,成为社会的脊梁?能否真正肩负起推动企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庄严使命?

  “掏粪男孩”不怕苦、不怕臭,甚至不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评价,不仅让前人颇感欣慰,更为后人树起了学习榜样。感谢各大新闻媒体在这个春节,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股青春的正能量。愿越来越多的“掏粪男孩”活跃在我们的“千里铁道线”,将时传祥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在这个“小鲜肉”层出不穷的时代,他们的肤白貌美和妆容精致受到了普遍追捧。但仅仅靠这些外在和表现,能否不负时代重托,成为社会的脊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水陆空”齐发力 节后衡阳很顺畅
安全责任不能一“租”了之
时事网评
根治饮料“早产” 亟须监管发力
由“掏粪男孩”想到了时传祥
世相浅见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由“掏粪男孩”想到了时传祥 2017-02-08 2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