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安定、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近年来,我市非法集资犯罪演化新趋势,传统的非法集资手段逐步演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非法集资形式,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警觉和重视。201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非法集资案件74起,涉案金额69亿余元,通过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办法挽回经济损失约14.8亿元。其中2016年立案20起,涉案资金21.74亿元,挽回经济损失约5.13亿元。
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打击与挽损并举、办案与维稳并重”的原则,在防控和处置非法集资案件上主动作为、担当履责。目前,我市没有发生重大的实体经济资金断裂出现崩盘现象,衡阳地区非法集资形势基本稳定,局面可控,经过一系列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有力保障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高规格部署,成立“打非专业队”
市公安局把“处非”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从组织上,成立了高规格的处非领导小组,由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胡志文任组长,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肖海波任常务副组长,市公安局领导李百顺、何恒芹、吴起、谢先进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公安(分)局和市公安局各部门“一把手”为成员。设立“一办三组”,即处非办公室、情报信息组、现场处置组、办案组,构建处非一盘棋格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公安局先后3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处置非法集资。去年11月9日,胡志文组织召开局长办公会,要求对相关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11月11日,市公安局集全警之力组建打击非法集资专业侦查队(简称“打非专业队”),将过去分散的打非力量聚合起来,集中优势警力打击非法集资。
“从全市公安机关抽调80名干警、招录20名辅警组建一支100人的打非专业队,这些警力都是经过挑选的办案骨干,在市国资委院落里集中管理、集中办案。”“打非专业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队还有来自市公安局的4名处级干部坐镇,由谢先进任队长,经侦支队长谭志锋任常务副队长、警校政委欧召荣以及洪卫任副队长。
重拳出击,高效展开专案侦查
“处非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和正在开展的‘卫士之光’百日竞赛活动的考评内容。”市公安局副局长谢先进表示,当前,公安机关已打出“组合拳”,把处置非法集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在办公场地尚未就绪的情况下,市公安局打非专业队克服困难,对雁城、湘润汇通、鼎和、融兴四家公司主动出击,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资产流向要全查清、涉案资金要全冻结、用款企业要全立案、涉案人员要全抓捕”的办案原则,坚持“罪不漏人、人不漏罪”的工作要求,全部予以立案侦查。
根据侦查工作需要,市公安局采取灵活策略,有的对象予以立即抓捕,有的对象予以警戒约谈,有的对象予以边控,审讯、取证、查扣资产同步开展,每起案件均定人、定岗、定职、定责,有时间表、路线图,打非专业队对专案组实行每天一汇总,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讲评,各项工作已全面紧锣密鼓铺开,已经形成强大攻势。
在处非工作中,市公安局坚持办案与维稳并重,有力维护了党政机关的正常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
在前期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的基础上,市公安局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在“衡阳公安”微博、微信平台上增设“处非”专栏,发动社会各界积极防非、打非。还出台《非法集资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鼓励群众举报。
此外,市公安局积极巩固派出所“处非”工作机制,将处置非法集资犯罪的“触角”全面延伸到派出所,并纳入对派出所和社区警务的考核内容。派出所、社区民警、信息员结合“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对辖区内的投资、理财、中介类公司进行逐一登门走访,对公司法人代表、员工、投资项目等信息逐一采集录入,澄清底数,建立台账。对辖区内已经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件,全力做好现场秩序维护、群体矛盾化解、案件受害人的安抚与登记受案工作,有效稳定受害群体,及时化解不稳定隐患苗头。通过“触角”的延伸,积极发挥了基层派出所在人缘及地缘方面的优势,扩展了情报来源,实现了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与社区警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形成对非法集资犯罪全方位的打防态势。
防范和处置集资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