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南岳区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概述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阔步迈向“国际旅游目的地”
——南岳区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概述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特约记者   文丽贵  图/南岳区委宣传部提供

  “数”说南岳这五年

  2015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2.1亿元,为2010年的1.91倍,年均增长11.6%;公共财政收入6.16亿元,为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4亿元,为2010年的2.25倍,年均增长17.6%;固定资产投资29.96亿元,为2010年的2.77倍,年均增长22.6%。

  2015年,全区接待游客784.9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16亿元,旅游总收入63.45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1.89倍、1.71倍、2.29倍,年均分别增长13.6%、11.3%和18%。

  从“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传统观光旅游目的地,到如今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购物、情境休闲、文艺创作等旅游新要素初具雏形的多元旅游胜地;从传统“观光祭祀型”景区,到如今“祈福康养与休闲度假复合型”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十二五”以来,南岳区旅游经历了转型的阵痛,实现了提质升级发展,曾经遥不可及的旅游胜地梦正变得触手可及。

  五年来,该区朝着“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砥砺奋进,以扩大旅游消费为导向,加快旅游发展提质升级步伐,提总量、提质量、扩消费、优结构、持续发展,成为衡阳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美丽的名片和旅游的龙头。

  五年来,南岳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全国法治县(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区)、全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首批湖南省旅游强县、全省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区)、全省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殊荣,南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衡山日出

  A

  转型升级,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着力推进乡村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融合发展

  按照《南岳衡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五年来,南岳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日臻完善。

  ——严格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施景区公路、停车场站和宗教活动场所提质改造,优化景区交通营运格局,启动“智慧南岳”建设,完善旅游投诉、景区消防和医疗救护体系,建成高清监控、全城广播等公共安全“六大系统”,旅游服务功能大幅提升。

  ——建立健全旅游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旅游管理的制度化、法治化;开展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卫生、限(禁)放烟花爆竹、规范中心景区燃香等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集中整治,旅游环境不断优化,顺利通过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复核验收。

  ——突出抓好特殊时段的安全保卫、交通组织、防恐处突、应急救援等工作,推行淡旺季门票价格政策,科学引导游客错峰出游,有效缓解旅游高峰期景区接待压力,旅游组织更加安全有序。

  ——注重挖掘宗教文化内涵,开展宗教教风创建活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进一步规范。充分发挥旅游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乡村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道教论坛、第三届千年佛教论坛、祭茶大典、雾淞节、星空节等大型活动。同时,强化了“五岳联盟”“三山联盟”等战略合作,提升了“心愿之旅”和“寿比南山”旅游品牌。

  B

  项目带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精心打造松麓街特色文化街区

  特色旅游活动让游客乐在其中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五年来,南岳区的项目建设从未止步。

  一方面,该区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扩容提质力度,先后完成了南岳衡山游客中心、兴隆供水工程和西城区等项目建设,实施了南城区、新城西片区建设和古镇东西南街改造以及大庙周边环境整治,城市面貌、承载功能和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旅游交通项目。南岳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成并同步通车,完成了107国道南岳段、忠烈祠进出口道路、潭衡西高速东湖出口至南岳公路的提质改造,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和管护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了武广高铁衡山西站至南岳快速通道建设,内外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南岳旅游全面迈进“高速、高铁、高飞”时代。

  同时,切实加强风景资源保护,启动了兴隆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全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庙的消防和电路系统改造、正殿修缮以及忠烈祠墓葬区维修等全面完成,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得到妥善保护;稳步推进了天子山火文化公园、共和养老养生园、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等项目建设,精心打造松麓街特色文化街区,积极谋划了方广寺、水濂洞、卧虎潭等景区开发项目以及107国道南岳段南移等交通项目,南岳旅游转型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C

  民生优先,百姓福祉稳步提升

  ——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73%以上

  南岳红星村乡村生态游引来四方游客

  五年来,该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73%以上。

  认真实施重点民生工程,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和城乡低保、社保一体化,城乡义务兵服役期间享受同等优抚政策,在全市率先实行高中教育免学费和教材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月完小建成投入使用,城区小学实行划片招生,有效化解了“大班额”问题。

  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推进了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和入户接收,农村“户户通”全面完成;厚植文化优势,举办了欢乐潇湘、元宵灯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餐饮服务单位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并作为唯一典型在全省推介;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强农政策,扎实推进精准扶贫。2015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083元、16066元,年均分别增长12.5%、16.5%。

  D

  深化改革,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积极稳妥推进了经济、农村、生态、行政等领域的改革

  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南岳实际,五年来,该区积极稳妥推进了经济、农村、生态、行政等领域的改革。

  其中,财政预决算全面公开,政府购买服务全面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和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全省率先;投融资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农商银行成功组建,城建投(旅游发展公司)、交通投等投融资平台运行良好;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农村综合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等效果明显;全面完成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乡镇区划调整与合乡并村工作,统筹抓好了旅游管理体制、资源保护激励机制等改革工作。全区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该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督查相结合,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畅通正常信访渠道,严格坚持领导接访、矛盾排查化解和信访联席会议等制度,一大批多年积累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化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纵深推进“四型小区”创建,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社会综治民意调查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前列,在全省综治工作考核评估中始终保持“先进县市区”荣誉。

  日新月异的南岳城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阔步迈向“国际旅游目的地”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阔步迈向“国际旅游目的地” 2017-01-05 2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