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上白大褂医“头痛”
胸佩代表证治“心病”
  市人大代表杨三红:

  穿上白大褂医“头痛”

  胸佩代表证治“心病”

  ■本报记者  唐海强

  在衡山县中医医院,最忙碌的要数脑病康复科。该科室大门前悬挂的“湖南省特色中医专科”、“全院先进科室”等牌匾,说明了其在全院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室带头人就是衡山县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脑病康复科主任杨三红。

  1986年,大学毕业的杨三红被分配到衡山县中医医院工作。在多年的工作中,看到农村脑中风、脑出血等脑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时,杨三红萌生了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治疗脑病,让农村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治好病的想法。

  杨三红的开创性构想得到院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2008年,他牵头创建了脑病康复科。

  科室创立初期,杨三红带领医护人员搜集、研究国内外相关专业医疗信息,想方设法参加全国脑科学术会议与培训,以此提高大家的整体专业水平。

  他自己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虚心向老专家讨教临床经验,还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熟练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等诊治要素,并科学地与西医治疗知识相结合,总结出一套简、便、廉、效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最终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赖。

  “现在,杨三红年诊治病人12000余人次,日平均40余人次,位居全院医师诊疗量前列,患者满意率达99%。”衡山县中医医院负责人介绍道。

  繁忙工作之余,杨三红忠实履行代表职责,不但提出了《加大公立医院投入》、《解决湘江乱采砂问题》等一批好建议,还热心为老百姓忧心事奔走协调。

  衡山县中医医院搬到了县城北郊,周边107国道没有路灯,而且环境脏乱,又不通公交车,患者来院看病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杨三红多次利用县里开会之机,或找到有关职能部门呼吁。结果,县里把这段107国道纳入县城道路同建同管,安装了路灯,安排了环卫工清扫,还把公交站点延长到医院门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掌上衡阳”、本报官微请你“发言”
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
精准扶贫 帮群众拔穷根脱穷帽
穿上白大褂医“头痛” 胸佩代表证治“心病”
明年元旦起 全面推行“一窗一人办税”
让“地条钢”无处容身
营收同比增79.2% “中科光电”获省奖
抢夺罪为何不被起诉 检察院公开释法说理
工作好不好 大家来“投票”
确保百姓节期“舌尖上的安全”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穿上白大褂医“头痛”
胸佩代表证治“心病”
2016-12-30 2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