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市将工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战场,突出植优补短,着力抓好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园区发展、企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好发展。1—9月,全市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10.2亿元,增长5.9%;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7%,自5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在全省排名靠前。
张剑飞先后深入松木经开区和白沙洲工业园,现场了解部分重点企业生产运行情况。随后,张剑飞主持召开衡阳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座谈会,听取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及部分企业运行情况的汇报。他说,衡阳工业发展令人振奋,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抓工业力度大、举措新,培育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企业。衡阳企业拥有自己的特点,经营上有新招,许多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企业改制的典范。衡阳企业家有头脑,敢于创新,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剑飞指出,企业发展的出路在于创新。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要求,不断创新产品,以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以新产品掌握市场主动权;要通过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以高质量创造高价格,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壮大企业实力;要通过创新提升效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吸收新的市场信息,学习先进经验,改进生产工艺,缩短赶超先进的路径。
张剑飞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服务企业的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要加强企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工作,及时解决企业用地、用电、资金等难题;要加强部门协调,帮助企业做好环保、招投标等工作;要加强招商引资,积极推介企业及企业产品,打造企业品牌;要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周农表示,衡阳将进一步植优补短,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一方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项目建设,特别是抓好衡州经济发展论坛签约项目落地,增强衡阳工业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全力做好企业帮扶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企一策”,加快推进园区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市领导邓群策、刘正兴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