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省级贫困村的变迁之路
——记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凤歧坪乡灵官庙扶贫工作队
  ■本报记者  姚永军  实习生  罗聪聪

  有这样一个村,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核心地带,为喀斯特地貌,全年干旱少雨,土壤不储水,“晴天泥似刀,雨天像酒糟”,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全村9个组212户总人口611人,常住人口不到50%,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幼。村里残疾人多,有43人;光棍多,有46个;文盲多,有200多人;危房多,有100多户;人均水田不足0.3亩,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900元。

  2015年,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省级贫困村成为市委组织部的联村帮扶点,市交通运输局成为其后盾单位。

  “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甩穷帽”,“以扶贫为主题、以党建为主推、以产业为主抓、以项目为主攻”,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何录春在灵官庙村确定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思路。

  一年多来,扶贫工作队按照这一目标思路,致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精神风貌养成、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灵官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强班子:

  舞活龙头,凝聚力量

  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支部。工作队进驻灵官庙扶贫时,全省范围内的合乡并村工作正在全力推进。灵官庙村与光祖村合并为清华山村。一个村好,一个村差;一个村靠近乡镇,一个村地处偏远;一个村班子稍强,一个村班子稍弱。如何做好并村并心工作,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当地村民思想封闭,文化素质不高,村“两委”班子并没有真正做到合心,特别是原光祖村的干部,有点看不起灵官庙村的干部。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特别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选址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针对这一问题,工作队员分头找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党员、组长谈心,要求党员干部摆脱旧村观念,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共同推动新村发展。工作队对村里的活动“每次必参加,参加必指导”,督促村“两委”班子从严落实“双述双评”“两学一做”等党内工作,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135治理模式”等工作制度。工作队还特意安排一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干部驻村对村内各项事务进行具体指导,有效提高了村级服务能力。

  兴办实事:

  改善条件,夯实基础

  “一年多来,村里发生的变化真的可以讲是翻天覆地!这全要搭帮工作队!”谈起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变化,贫困户曾玉洋感触良深。

  工作队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换穷貌”的先决条件。

  通过筹资80万元,修建了一栋600平方米的幸福家园供五保人员、无房户和危房户入住。对灵官庙村现有公路的提质改造已完成,通往步云桥镇凤仪村的2.5公里凤灵公路已经完成路基工程。完成豹子岩至黑坑塘2000米水渠的整修,农网改造完成、有线电视实现进村入户、32盏太阳能路灯安装投入使用。

  工作队员蒋显明告诉记者:下一步,工作队还将筹资182.69万元为村里建设一座蓄水塔和4公里的饮水管网,让村民们喝上安全水;投入65万元修建集党员活动中心、远教培训中心、便民服务站、医疗托幼服务保障中心、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电子商务、群众健身中心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集中搬迁安置也将在最近启动。

  为关心贫困群众,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交通局等单位机关干部还到该村开展“进穷村、结穷亲、帮穷户”结对帮扶活动,共确定61户帮扶对象,送去慰问金7.4万元,食用油800余斤,大米2000余斤。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雷雨时向记者介绍,“这次活动的开展,既是一进二访的要求,又是精准扶贫的需要。主要任务是送政策,帮解困,重扶志,促就业,扶就学,助医疗,倡文明。通过一年时间的帮扶,目前已有21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发展产业:

  实现造血,自主脱贫

  7月26日上午,祁东县凤歧坪乡清华山村灵官庙片。头顶着炎炎烈日,端详着金槐树上结出的槐米,市委组织部驻灵官庙扶贫工作队队长胡萃黑黝黝的脸上笑开了花。

  据介绍,工作队结合灵官庙实际,确定将槐米药材种植、家禽养殖和劳务输出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此外,依托湖南八方药材公司,采取流转山地和土地托管等形式,走“公司+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该村建起250亩金槐基地,今年10月还将再扩种150亩,形成400亩连片的药材种植基地。槐米进入挂果期后,农民每亩可增加收入达4000元。工作队依托祁东县“文妹子”生态园公司,积极引进乌骨鸡、湘黄鸡养殖,目前已向贫困户免费发放优质鸡苗2600羽,不久还将分批发放3000羽优质鸡苗,成品鸡以200元/羽的价格包销。

  此外,工作队已邀请专家在村里举办了3期药材种植、家禽养殖技术培训班,选派3名村民到“文妹子”公司跟班学习,受益村民逾200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市油茶协会“牵手”国家级油茶龙头企业
一个省级贫困村的变迁之路
天价拖车,趁“祸”打劫为哪般?
不妨将有偿家教纳入“师德档案”
世相浅见
全市新增30亩以上粮食大户612户
朋友圈:两月内,我市将发生地震? 地震局:纯谣言,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衡南已录入“三实”数据46余万条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一个省级贫困村的变迁之路 2016-08-02 2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